Board logo

標題: 心漏症新微創手術 兩日出院 [打印本頁]

作者: 咖啡愛奶茶    時間: 2010-10-6 06:18 PM     標題: 心漏症新微創手術 兩日出院

www3.tvboxnow.com4 i8 w0 @/ v1 x& C/ B) {
圖:余卓文(右)展示「心內超聲波」用超聲波導管\本報攝
4 f5 g; _/ r9 V, w4 dtvb now,tvbnow,bttvb【大公報訊】中文大學醫學院引入兩種嶄新超聲波技術改良微創手術,過去五年,成功為七十六名「心漏症」病人進行手術治療,避免他們接受開胸手術,成功率達九成八。中大醫學院昨日表示,由於病人所受創傷較低,康復較快,兩日便可出院,而且不會在身體留下永久疤痕。 公仔箱論壇( N% x. ~5 |+ [
現時本港約有百分之一的初生嬰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超過八成人可存活到成年,心房間隔缺損即俗稱的「心漏症」,是成人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容易疲倦及心跳加速等,患者須接受手術填補心房間隔的缺損,傳統方法是患者需全身麻醉和開胸。 www3.tvboxnow.com; U$ X4 h2 b: V. f
中大醫學院於○五年初,率先為病人診斷時引入「實時三維食喉超聲波」新技術,從病人的食喉插入新式超聲波導管,從四面攝取心房圖像,合成為俯瞰映像,取得更豐富的心房缺孔資料。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林逸賢說,舊的食喉超聲波只能攝取心房單面,醫生較難判斷可否做微創手術,因而建議病人做開胸手術。 www3.tvboxnow.com- K3 H4 E5 C; g1 m/ N
「心臟內超聲波」是中大另一項新引入技術,將超聲波導管由病人的大腿內側進入靜脈,直達心臟,手術期間提供心房內映像。在心臟內超聲波監察下,醫生在患者大腿內側靜脈插入間隔堵塞器和連接的導管,然後利用導管將堵塞器引至心房,填補心房的缺損部分。
6 v( o6 o/ Q" e% ^+ ]7 S- ^www3.tvboxnow.com黃女士於○八年接受微創手術時,患「心漏症」已十三年,因不願在胸口留下長逾兩吋的疤痕,不願進行開胸手術,六年來留在家中靠「氧氣機」續命。她經轉介往威院,新超聲波技術診斷認為可進行微創手術治療,林逸賢說,「心內超聲波」為她的微創手術提供所需精密度,容許手術的心房缺孔堵塞器抓實已鬆弛的心房間隔組織。
  S7 I5 D% f) I" ?& ]+ }" M2 z: c+ y林逸賢表示,微創手術只需局部麻醉大腿內側,病人通常留院一至兩日,一周後可上班,較開胸手術病人需留院一星期及留家休養一周,更快速康復。不過微創手術較貴,堵塞器需三萬元,超聲波導管需二萬元,手術費另計,而開胸手術病人只需支付手術費。本港現只有威院提供新微創手術。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3.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