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 Q+ V8 w* o' M; R0 f9 }8 z t5 c互联网革命也是如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单从互联网普及率而言,当然现在还算成长期,离衰退期还早着呢,但从网民规模上看,却要小心了,因为2012年中国成年人口(15岁~59岁)大约9亿3千万,接近60%,按目前增长速度看,尤其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的用户增速看,三年之后,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接近成年总人口的80%,是非常自然不过的事情。现在我们看到互联网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在主要集中在信息资讯以及电子商务上,不是说其他行业不受影响——现在哪家企事业单位里面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呢?而是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信息资讯和电子商务这两个行业受到的互联网的影响最大,其他行业还未像上述两个行业那样遭遇革命性颠覆。譬如物联网或3D打印等,现在有革命性颠覆性影响的苗头,但你肯定它们不如报纸电视或者零售行业遭遇到颠覆性影响那么大。tvb now,tvbnow,bttvb6 X0 l6 M, J0 m& E: r5 F
! d B/ O3 j6 Q; z& z) Z R公仔箱論壇一旦中国网民规模在三年左右时间接近市场饱和度,那么可以推测该行业会遭遇暂时性的调整。投资大师欧奈尔说,他只要观察到哪家企业的老大跑到主流商业期刊的封面,那么他就考虑做空该企业。道理很简单,已经被主流媒体接受的力量,不管他们现在和曾经多么辉煌,既然现在如此瞩目,那么说明它们已到极盛之时,而盛极而衰乃是宇宙真理。同志们不妨现在翻阅一下身边的商业期刊杂志封面和主要报道对象内容,你会发现前几年,不管是马云还是其他IT业大佬,他们固然为行业精英让人们敬仰,但绝没到今日全面压倒其他行业精英的气势。互联网技术革命影响极其深远,可能是两代人的事情,但阶段性顶点已清晰可见。这对宏观经济的意义何在呢?在于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开始变小。以电商为例,如果没有阿里巴巴或者京东,我们今天的通胀形势非常不好说,可能恶性通胀提前来临。但每一个逛淘宝的女人,或者每一个城市中心商铺的老板,都会发现,今天的商业逻辑和商业玩法,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而且价格也不一样了。电子商务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要比实体店所能提供的,物美价廉得难以令人相信。但如果三年后互联网用户接近成年总人口的八成,那么电子商务的用户能到多少呢?即使电子商务规模增速很大,还能维持以前降低交易成本的速度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公仔箱論壇' U5 C9 f: A0 t- R' W
( r( ^, Q$ ]4 W! ?8 T# Y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但可以推测的。有一点可以肯定,互联网技术革命对于提升国民经济生产率,肯定有一个天花板,起码是阶段性的波峰,这个波峰是由互联网用户规模极限决定的,而这个波峰就可能在两三年之后出现。 ) x0 ?6 Y! p5 ]' B& O+ @4 l% Swww3.tvboxnow.com : u5 h. S# _' ^* H- w& W*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另一个由盛转衰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加入WTO的全球化进程进入尾声。2001年以来,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最大结果,就是全球产业链的重新调整,全球产业资本将制造端转移到中国来,这导致了中国外贸出口持续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是中国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原因,也是今日中国经济繁荣的根源所在。但在2011年开始,事情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了,欧美资本开始回迁工厂。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成本开始急剧上扬,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开始逆转了。如果现在还无法说中国“全球制造”的地位是否被威胁的话,那么也可以肯定的说,中国不再是全球产业资产选择工厂的首选之地。这说明原先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面都不存在了:几乎无穷无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免费污染没人买单的环境;长期低估的人民币汇率;低廉的土地、水资源以及政府无微不至的出口刺激政策……等等,这些现在都不存在了。各方嚷嚷多年的经济结构转型,突然一夜之间就要出现了。不管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如何成功,经济如何软着陆,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过去那动辄20%,甚至30%的出口增长形势,将会一去不复返了…… 7 ~1 v9 H$ N t0 }+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 h0 m' R ]7 X
第三个因素,其实之前的帖子也说过,那就是城镇化加速阶段目前开始进入尾声。一国城镇化率从28%上升到80%这一加速期,这中间,不是说一点波折也没有。不是的,你将这一时期放在大历史视野中,以半个世纪为时间单位考察,当然是加速没有停顿,但放在我们普通人的生命周期看,这中间并非一帆风顺。对于中国而言,这一阶段更糟,由于户籍制度在内的诸多因素,城镇化进程突然在某个时期放慢脚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因为中国城镇化进程,其实就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打工经商的过程,这一过程和中国出口高增长的结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成本低廉的优质劳力消失了,出口制造业部门再扩张的步伐就停止了。持续近十年的“民工荒”显示,中国能到城镇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差不多都到城镇中来了,农村里面没有什么剩下的了。好了,如果中国城镇政府在教育、医疗乃至养老等诸多公共服务提供上,做到与本地土著居民一视同仁,那么外地打工人员基本就会就地安家生根。但事实上,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外来户在老家有责任地,那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本地城镇政府也不可能提供给他应有的公共服务和产品,一旦年老体衰色衰,只能选择回流家乡选择其他谋生机会。 ' a+ | B5 G& k! Y! }6 y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F/ M8 I8 G, G! o. Q+ p0 r E9 M% N5 l
近期中国发改委官员就从涪陵榨菜的销售走势上看出,中国农民工回流趋势明显: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官员发现,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销售份额由2007年的49%、2008年 的 48%、2009 年 的47.58%、2010 年的 38.50%下滑到 2011 年的29.99%,从占半壁江山滑落到30%以下。这个数据表明,华南地区人口流出速度非常快。涪陵榨菜集团广州办事处的主任郑先生也证实了这一现象,回流人口对于华南大区的销售影响很大。他说,八年来,广东地区市场份额明显在下降。从增速上来讲,2011年当年华中、中原、西北地区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5%-57%不等,而华南地区仅有1.28%的增长。上述现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今后几年也许不是城镇化加速,而很可能是“逆城镇化”加速。 % c$ N# E$ x$ \ ! D6 q) a2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n# V8 g* O6 s& z& j! }# Y( e
城镇化进程加速对于自2001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超级繁荣,有什么影响,前面帖子论述得够多了,但“逆城镇化”加速会有什么后果?其实很简单,你反着看这个逻辑不就得了。& A. k3 ]0 j3 f
: l) O, _+ i: w$ {6 j将上面的逻辑梳理一遍,大家就会自然想到,人口老龄化固然是吹响中国经济衰退的第一声号角,但衰退归根结底还是支撑繁荣的三个基本要素消失的结果。这些都是观察中国经济大趋势的关键因素,但具体演变进程,当然是千变万化。所谓什么炮轰起来最准,当然是马后炮。这里当然不是搞马后炮,是在做中国经济走势的沙盘推演,所以出现差错的概率当然是很大的。如果减小出错的概率呢?那只有在具体细微上约束条件上下功夫。今后几天我就在若干小约束条件上,细细分析中国经济滞胀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