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 D+ b' ~" q- u) e理查德-韋茲(Richard Weitz),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政治學博士,現任美國知名智庫哈德森研究所政治軍事中心主任兼高級研究員,前美國國防部政策幕僚。他的研究領域包括歐洲、中亞和亞太事務,以及美國外交和軍事政策。韋茲出版過幾十本地緣政治書籍,最近出版的包括《重塑美國亞太軍事力量》(Rebuilding American Military Power in the Pacific: A 21st-Century Strategy )和《全球安全觀察-中國篇》(Global Security Watch-China)。韋茲所在哈德森研究所是美國著名的保守派智庫,成立於1961年,其信條是「美國在全球體系中獨特而核心的角色是全世界自由,安全和經濟增長的基礎」(America』s unique and central role in the global system offers the best foundation for security, the defense of liberty, and assuring economic growth)。 , @, L1 Q8 K" @# b0 C! a(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A2 E4 Q2 v ~
0 O: R' P$ f' Z: m G* c9 m/ [tvb now,tvbnow,bttvb* z! C* N. ]9 ^$ P/ y# C6 \
$ A- h3 I5 { j 王冠在回答RT女主播的提問時指出,西方記者和主流輿論的刻板印象和主流邏輯是:南海主權從未有定論,因此中國填海建島是對菲律賓和越南等國的故意挑釁,美國作為「維和使者」在南海主持起碼的「公道」。殊不知,早在公元前206年漢朝就對南海諸島有了「漲海崎頭」的描述,而二戰後日本將南海諸島歸還中國後得到英美俄等同盟國的默許,南海問題某種意義上也是二戰遺產。只是70年代各國在幕後談判《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後簡稱《公約》)時中國正經歷十年浩劫,並且剛剛恢復聯合國席位不久,九段線的概念遺憾地未能被寫入《公約》,這也為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拿國際法說事兒埋下伏筆。 www3.tvboxnow.com/ _; e1 Q0 x, X2 Z5 }4 a
公仔箱論壇& Z6 O; [9 R+ c0 t A3 w' g
1 v6 K* y( i8 |8 O
+ `) G8 O+ r7 N2 H a公仔箱論壇Erin接下來問到美國在南海的角色。王冠毫不猶豫的指出,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裡根政府時期,由於不願意將深海鑽井技術轉讓給欠發達國家,未在《公約》上簽字,後來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和奧巴馬四屆政府從美國自身經濟戰略利益出發,一直未在公約上簽字,一個自己都沒在《公約》上簽字的國家有什麼資格拿《公約》當令箭敦促別國? $ D' y1 p" y5 ]/ }; r
tvb now,tvbnow,bttvb$ y" V. w$ [, a1 c) _! O* i
; u. Q `1 @3 ?www3.tvboxnow.com 8 b% t/ g t( V V" t- D) @www3.tvboxnow.com最後一個問題,RT女主播問到中國是否會以和平的方式同各聲索國解決爭端。王冠被導播告之這是最後一個關於南海的問題時,心想這是最後一個30秒的闡述機會,要抓住。其實這個問題背後反映了西方社會長久以來的一個顧慮,那就是中國的崛起是否真的是像中國所說的那樣和平?中國軍力增長是否意味著中國將富有攻擊性。王冠決定還是要用數字說話,用西方觀眾容易理解的例子入手,用美國觀眾對自己政府的反戰情緒入手。他回答到,「別忘了,Erin,上次中國參與戰爭還是20世紀70年代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換句話說,中國40年才打一場仗,美國多少年打一場仗?」從80年代入侵格林納達和巴拿巴建立親美政府,到兩次海灣戰爭,從波斯尼亞到科索沃,從阿富汗和伊拉克到利比亞和敘利亞。在中國崛起的40年裡,美軍的足跡遍佈了全球。不顧這些事實反而鼓吹中國軍事威脅論,美國部分學界和媒體對中國的判斷有失偏頗。作者: chnluer 時間: 2015-12-20 02:23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