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香港] 微鉗 紗布遺留體內 養和延誤通報 衞生署發勸喻信 ! [打印本頁]

作者: manyiu    時間: 2018-7-17 09:01 AM     標題: 微鉗 紗布遺留體內 養和延誤通報 衞生署發勸喻信 !

2018年7月17日
) D# Q/ u2 `) [8 r
. M) w/ d5 n8 }( H3 S1 E, B+ Mtvb now,tvbnow,bttvb
" P$ ]8 M+ z. x9 D6 s9 Etvb now,tvbnow,bttvb
8 ?( n( J6 n" K& B8 }  w公仔箱論壇■養和醫院未有於24小時內向衞生署呈報醫療事故。資料圖片
9 ]4 W! }1 x! `4 r3 Y$ b$ Z# v/ v/ Y, W7 q2 e
【本報訊】衞生署公佈兩宗涉及養和醫院的醫療事故,其中一宗早於去年10月發生,63歲男病人接受下顎骨切除手術,術後被發現一枚直徑約1毫米的微血管鉗遺留體內,惟院方未有按指引向衞生署呈報,直到衞署今年5月到養和例行巡查時才揭發。衞署就事件已向醫院發出勸喻信。養和對事件表示遺憾,並向病人致以慰問,強調病人健康未有受影響。
# z! A. F, X5 w5 f9 t# _0 f1 T+ X公仔箱論壇記者:嚴敏慧" \2 O3 n9 X# l8 E

  {0 ]# J9 d5 p, i3 q5 Dwww3.tvboxnow.com衞生署昨更新私家醫院醫療事故統計數字,新增兩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內的「進行外科手術/介入手術程序後在病人體內遺留工具或其他物料」個案,均發生在養和醫院。首宗個案為衞生署主動發現,署方人員今年5月4日到養和醫院作例行巡查,發現一宗未作呈報的醫療風險警示事件,涉及一名63歲男病人,於去年10月14日在該院接受頭頸手術,院方於手術後同日發現一微血管鉗遺留於病人體內。tvb now,tvbnow,bttvb" I0 I' u; |& z# I- y0 p4 {8 V; F

( V- ^- K0 w7 [/ r! X6 O公仔箱論壇兩病人健康未受影響8 E& ]1 f2 o- y; P5 ]) w
養和醫院證實有關事件,指有關病人當日接受下顎骨切除手術,當病人離開手術室後,手術室護士按一般程序重複點算手術物料時,發現缺少了一枚直徑約1毫米的微型血管夾,護士即時通知主診醫生,之後立即為病人取出微型血管夾。該院指,病人健康未有受影響,院方事後已檢視手術前後點算物料的程序,加強點算工作,並日後會與衞生署就需要呈報個案的情況加強溝通。tvb now,tvbnow,bttvb+ f3 B. E8 F0 u5 Y) O
; @" n: }5 h0 f, w* U; a7 E/ V1 o
第二宗個案則涉及一名36歲女病人,由養和醫院5月8日主動呈報,該女病人5月5日進行陰道分娩,並接受會陰修補手術,病人翌日排出一塊遺留陰道內的紗布。醫院補充,產婦在順產後留院期間發現有血塊經陰道流出,經證實當中有一塊紗布;主診醫生檢查後已向病人解釋及處方抗生素,病人如期出院,健康未受影響。醫院事後已更新產房內手術點算程序的指引。
2 b: a/ h; F! ?9 Q7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 ~* ]) c
根據《私家醫院、護養院及留產院實務守則》,私家醫院須於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及重要風險事件出現後24小時內向衞生署呈報,惟養和醫院兩宗個案均未能遵循要求,衞署已向醫院發出勸喻信。養和則強調,已就相關程序進行檢討並實施合適的改善措施,亦再次提醒相關醫護人員在手術及其他醫療程序中,準確點算物資的重要性。
* M6 E4 ^- ~3 b1 O6 _0 s8 z9 u公仔箱論壇
3 I+ Q! M6 d$ A. twww3.tvboxnow.com本身是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對醫院未有按時呈報感失望。他指,遺留手術儀器物料在病人體內必定是人為過失,提醒醫護應更加小心謹慎。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3.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