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災難管理信不過 填海大計煩憂多 [打印本頁]

作者: piu01    時間: 2018-10-12 07:12 AM     標題: 災難管理信不過 填海大計煩憂多

tvb now,tvbnow,bttvb5 A. D; q6 u! X7 H( |
   
$ q6 V2 [# z* S, C, ?& X$ uwww3.tvboxnow.com林鄭月娥在其第二份施政報告的結尾部分,呼籲市民「相信港府」,民意迅速給出相反的回應,不僅坊間、網上罵聲一片,直斥林鄭「好大喜功」、「倒錢落海」、「口號治港」,一份新鮮出爐的民調更顯示,林鄭的民望首度跌至合格線以下,支持度更由正值淪為負值,雙雙創下她任內新低。市民對施政報告的失望及不滿,彰彰明甚。' K% s, ^+ e& u- _5 a: d" p: z6 P
施政報告沒有博得掌聲,只有噓聲,決不是沒有原因。就以被稱為重中之重的「明日大嶼」願景為例,計劃填海一千七百公頃,最多為一百一十萬人提供住所,聽起來非常美好,實際上卻是遠水難救近火,因為最快七年後才能動工,十四年後才能提供首批房屋,這與莊子所說的引西江之水以拯救「涸轍之鮒」的故事如出一轍。房屋問題水浸眼眉,港府不去全力發展棕地、農地及高球場,卻一味捨近求遠,捨易取難,證明港府在拓土方面已經黔驢技窮,只能叫人「望海止渴」。
4 l; z9 X' W: h. x; Y& G, e1 ^4 A「明日大嶼」備受質疑,還因為造價昂貴。按照港府預算,填海及相關交通配套的基建成本為五千億元,惟根據過往港府基建無一不延誤、無一不超支的斑斑劣迹,成本很可能要大增一倍至萬億港元,這等於港府現有的全部財政儲備,被批評「倒錢落錢」、「盡地一煲」也就不足為奇了。再說,土地大辯論剛結束,民意諮詢結果尚未整理出爐,港府就迫不及待決定填海,將民意諮詢拋之一邊,何止是愚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專家學者,更是愚弄民意,這到底是「與民同行」,還是「獨斷專行」,已是不問可知。www3.tvboxnow.com4 u1 r9 S9 {& c7 W# h4 O% `" i
更別說,填海方案一向備受爭議,阻力多多,日前一名藝人僅為填海項目旁白,已被人鬧到狗血淋頭,港府有沒有能力擺平反對聲音,衝破立法會拉布及環保力量的掣肘,實在令人懷疑。誠然,香港人多嘴雜,言人人殊,不可能有社會共識,而反對填海人士更有「環保原教旨主義」之謂,但不以人廢言,他們對人工島能否抵擋自然災難的擔憂並非全無道理。在政府使用的顧問報告中,香港海水最多升高兩米,明顯不符合事實。颱風天鴿期間,衝擊港島杏花邨的大浪有幾層樓那麼高;山竹襲港,維港海水升高三米五,吐露港的海水升高逾四米,而隨着全球暖化及氣候反常,未來會有更強勁的颱風,若遇到地震海嘯,破壞力更大更強。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人工島填得不夠高或基礎不牢,隨時釀成巨大災難。
) l" X8 Q4 c" u+ ]" g% S0 w8 b6 Ytvb now,tvbnow,bttvb事實擺在眼前,颱風山竹過去近月,但全港依然塌樹處處,一片狼藉,不少離島居民處於自生自滅狀態,足證港府不僅低估風災,善後措施更是一團糟。一次風災而已,港府的表現已是「倒瀉籮蟹」;一條沙中線而已,也惹來「千億豆腐渣」之譏,何況今次填海大計是香港開埠以來最大規模的基建項目,人們擔心「明日大嶼」淪為「明日大鑊」,顯然不是杞人憂天。
5 S" ^. D& j! `# I) t9 L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W# S, J1 ~* I) p
1 h, t2 F4 ~4 i5 {, s  F+ V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3.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