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9 P F7 g5 J5 `公仔箱論壇 ; Y2 A9 A4 J& W公仔箱論壇 4 H4 @5 N% ]' K0 n$ c1 ]. Fwww3.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5 h& k. O8 e( L! t2 J
最近「自力更生」成為政壇關鍵詞,政府希望市民「自力更生」,少靠政府,提高勞動參與率,所以削減60至64歲長者的社福保障。周一(2月18日)有社福界立法會議員指斥「自力更生」是美麗修辭,政府先建構「綜援養懶人」論述,把失業綜援人士標籤為私德有虧,藉此削減綜援金額;再新增自力更生計劃,由專人指導如何改善自己,以迎合勞動市場的要求。 + ^* e0 j$ q! g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d' {9 T2 G0 e E
事實上,在本地脈絡中談及「自力更生」一詞,多少總帶有些獅子山精神的神話色彩。不過,回顧《獅子山下》廣為傳唱的70年代,當時正是麥理浩擔任港督本地社會及福利政策大幅擴張的十年;而香港自1997年回歸後歷經曾蔭權、梁錦松和唐英年三任財政司司長的首十年,在面對經濟挑戰時,卻選擇緊縮政府財政、削減公共開支以自保,同時告訴市民應該「自力更生」,以便政府全面建構「大市場、小政府」。今天香港面對社會民生的嚴重矛盾,論其根本實在不得不追溯到回歸後政府錯誤的財政政策,令香港走上歧途,至今市民深受其苦。 6 H7 S5 R# a5 c7 T) {www3.tvboxnow.com! j# S+ _+ u/ b1 n0 S) W# k" s0 K 公仔箱論壇: g- V2 N. K% T' Z; O5 @+ W
回歸已二十年,與其又講獅子山精神,何不談談未來?(資料圖片)公仔箱論壇% K2 N7 f4 R7 j% y
tvb now,tvbnow,bttvb0 X4 f- {) K# e5 m3 N 政府憂慮市民「福利依賴」 並無現實根據 * R" Q2 a* Q0 O( s3 e* H7 ^1 H( \ k政府經常向市民灌輸「福利依賴」觀念,用以正當化削減福利的政策。但事實上政府統計處在去年11月發表的《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就指出在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該年非綜援在職貧窮住戶數目及貧窮人口仍高達138,800戶及459,100人,約為整體貧窮率(14.7%)的一半。而綜援金額自2007年即使基於社援指數不斷調高,但整體綜援個案及人數卻不斷下降,反映「福利依賴」的說法其實並無現實根據。 ' i9 a' U4 G5 f* g* D# ?: a* x 2 x, i7 ^6 s. x3 p3 E* @公仔箱論壇相反,香港社會真正面對的問題,在於明明有大批收入在貧窮線以下,又符合綜援資格,但沒有申請綜援的貧窮人口。他們未能得到基本的社福保障,獨自艱難奮鬥。早前64歲臨時演員劉何志露宿街頭,猝死於尖沙咀麼地道,就正是被掩蓋在主流「自力更生」論述底下的黑暗與殘酷一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p( T1 y; N1 i; @ W
- a' R3 c( O4 h4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他們不尋求政府援助,可能受資訊所限,也可能受制於綜援附帶的社會烙印,而產生的驅趕效應。有研究指出,對這批非綜援在職貧窮人士來說,雖然他們同意綜援是公民基本權利,社會亦有責任對有需要人士提供財政支援,但「誰是有需要」的資格問題,令他們對綜援有所保留。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4 Y4 [* _& q! n' `. \+ x* _
4 ?6 S2 {" X- x1 k4 W 8 s& V! f, _4 e. y, Wtvb now,tvbnow,bttvb64歲臨記劉何志露宿尖東長凳,猝死街頭,引發社會關注貧窮及露宿問題。(資料圖片)tvb now,tvbnow,bttvb |: a' K' }5 i) Q/ F V 公仔箱論壇/ E% M/ Q# O: E( c. Y- v8 _. I
反福利主義思潮須追溯至回歸後經濟危機www3.tvboxnow.com+ U) K$ a, a; o/ P. L' Z# Q
事實上,香港這種上至政府、下至民間的反福利主義思潮,當然不會是自古以來便存在的。根據學者考證,誘發這股浪潮的主要因素,是亞洲金融風暴引致的經濟泡沫爆破,當時股市大挫、在職貧窮浮現,不少公司宣布破產,導致回歸後第二個財政年度(1998/99)即錄得首個財政赤字。7 B) s9 D( u' Q3 Y/ G- J
, f2 b7 R F% j2 w公仔箱論壇面對這項政治經濟危機,當時香港政府延續後麥理浩時代的做法,確立了「大市場、小政府」的管治模式。其背後反映的新自由主義觀點,正是認為市場經濟的興衰屬自然規律,在衰退時期市民不應怨天尤人,反而應該抱着自力更生的態度來面對逆境;同時認為社會福利的存在會打撃工作意欲、難以提升勞工生產力,甚至可能拖垮公共財政。 9 }1 f. m) \3 P$ \) Etvb now,tvbnow,bttvb 2 L1 |& ~% Q( W8 y, `( k* b: U公仔箱論壇必須指出的是,雖然這項價值在今天已被許多港人視為理所當然,但這從來不是治理香港的唯一模式。在港督麥理浩(任期1971年11月至1982年4月)治下的70年代,當時雖然面臨1973年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但是其民生福利政策卻反其道而行,包括與廣東省政府達成「抵壘政策」的偷渡者移民安排,導致在1976至1980五年間,約有50萬內地居民來港定居;同時開展各項公共及社會政策計劃,包括推行九年免費教育、十年建屋計劃、社會福利五年計劃、醫療服務擴展以及籌建集體運輸等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Y9 z% u5 c/ G+ k+ s8 _9 w" k
www3.tvboxnow.com7 s& i& n+ _7 Z2 {
今天我們經常用以詮釋「自力更生」的《獅子山下》一曲,其傳唱的歷史背景正是麥理浩治下社會及福利政策擴張的70年代;而回歸之後的香港政府卻是在面對財赤,朝民生政策開刀時鼓勵市民「自力更生」,尤顯諷刺。 % I! X j; c' Z. t1 W" _# f9 f2 V4 T4 g* X( P 8 A6 V: F0 [) c x* Jwww3.tvboxnow.com第25任港督麥理浩於在任期間推行了大量改善大眾生活環境的施政,包括計劃新市鎮、推出公營房屋及推行九年免費教育等福利政策(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8 \$ \& a$ f: @5 w- L3 h. S # @3 `( U0 G1 U K* Q! Q以財赤為藉口 確立「大市場、小政府」架構 * g$ s) L2 v6 E0 w4 |; vwww3.tvboxnow.com在曾蔭權、梁錦松和唐英年先後擔任財政司司長的回歸後前十年(1997年7月至2007年6月),香港經濟面臨亞洲金融風暴和沙士等挑戰,而政府又選擇在這關鍵十年讓香港走上「大市場、小政府」的不歸路,包括在1999年推出公務員退休方案,以及在2000/01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宣布「自願退休計劃」,政府鼓勵五十九個有「冗員」的職級提早退休。更帶頭剝削勞工,在1999年2月公布的檢討公屋房屋管理文件,透過外判、私營化、合約制等方法削減長期職位。tvb now,tvbnow,bttvb% b6 C1 }2 p5 W) A) x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