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香港] 【青年困境】沒有父幹如何向上流? 香港的「窮忙」悲歌 ! [打印本頁]

作者: manyiu    時間: 2019-7-22 05:12 AM     標題: 【青年困境】沒有父幹如何向上流? 香港的「窮忙」悲歌 !

2019-07-21* A: j  T* \; F2 A8 x; E. k

0 Q6 i% C( u# E  p4 s% ~公仔箱論壇! s* `8 z' V8 [- |7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 E" z/ G1 F
如今許多香港青年陷入了窮忙的怪圈,背後映射當下社會階層固化的無奈。在青年人考大學、讀書、工作的旅程中,無論是原生家庭帶來的教育資源不平等,還是與學歷市場錯位的勞工市場,又或是單一的產業結構、病態的房價等等,這些社會問題都進一步阻礙了社會流動,讓舊時白手起家的香港夢難再尋。當人們批評這一代青年人「唔捱得」之前,我們更應想想,政府有否為陷於這一汪死水中的青年人做過些什麼?
( @# q5 Y& O" r. A! K8 G
1 y6 ~; d+ P8 _. U& [: y7 B公仔箱論壇談到青年人的困境,貧窮是無法迴避的問題。今年4 月,扶貧委員會公布最新的貧窮統計,2017年青年貧窮人口為12.2萬,貧窮率為12.4%。在與貧窮密切相關的失業問題上,青年也面臨着不小的困擾。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2015年5月至7月,本港15至19歲青少年失業率達18.3%,為各年齡組別中最高,亦是近年來最高水平;在此之後,雖然隨着整體就業市場改善,但仍維持在10%以上,今年4至6月臨時數字為10.2%,遠高於勞動人口整體的2.9%失業率,20至29歲青年失業率僅次於15至19歲,今年4至6月臨時數字達5.2%。
5 F& I3 k6 x, g3 @! p
" h# Y+ d& h" {+ H9 S3 ^) w公仔箱論壇由此可見,青年人的失業風險偏高。問題不止於此,相比於上一代,或相比於這一代青年自身,青年貧窮情況都在不斷惡化。從青年收入變化方面考量,2001及2011年,全港工作人口的每月主要職業收入由2001年1.1萬元,微升至2011年的1.2萬元。然而,青年工作人口收入中位數皆為8,000元,呈現零增長,2006年更一度跌至7,000元。若將其間6.1%的物價增幅考慮在內,年輕人的實質薪資出現倒退。根據2018年出版的《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青年》(下稱《2016青年報告》)顯示,2006年青年工作人口的每月收入中位數為全港工作人口的七成,而報告中的歷史數據也顯示,自2006年後,這個比例始終低於七成。同時,若將低於每月收入中位數一半的人士界定為低收入人士,那麼2001及2011年少於4,000元可被視為低薪青年。低收入青年的比重,由2001年的8.5%,升至2011年的17.6%。僅從這些數據可見,年輕一代低薪問題似有惡化迹象。
) b6 q1 R9 \+ v8 T2 K; awww3.tvboxnow.com
- F3 `: j2 c+ Z'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v" S, d/ w! G) q9 u; h香港很多青年每日都辛勞工作,但是付出的時間與收穫卻不成正比,讓青年無法獲得足夠資本投資未來,困在貧窮的深淵中無法逃離。(資料圖片)
6 U* |! S3 `8 F8 k! vwww3.tvboxnow.comwww3.tvboxnow.com4 }; `: S. d& p* R- ^
令人更加絕望的是,這一切有如身陷沼澤,無論如何奮力掙扎都無法擺脫。2006年,日本經濟學者門倉貴史出版研究著作《窮忙族—新貧階級時代的來臨》,以數據分析及訪談資料,對「窮忙族」現象做深入分析與探討,在日本引起廣泛迴響。書中所指的「窮忙族」,就是在職貧窮,意指一些每周工作40小時或以上,但所得薪金及不上最低薪資(最低月薪標準)或貧窮線的員工,即「無論如何拚命工作,仍然無法擺脫最低水準生活的一群人」,後來泛指在可見的將來職位和薪酬也幾近提升無望的基層工作者。
3 h. `3 k. q1 |0 Gwww3.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f8 {. X0 i% n
香港也同樣存在着窮忙族。2017年整體貧窮人口為100.9萬,當中有 16.7%(16.9萬人)為在職人士。「窮忙」消耗着年輕人的時間、精力,卻又不能回饋以足夠的資歷和金錢,讓他們投資未來,提升自我,最終只能陷入窮忙的怪圈。貧窮固然可怕,更加可怕的是無法擺脫貧窮的深淵。年輕人擺脫貧窮的希望,來自「向上」流動的機會是否足夠。這裏的「向上」包括在收入、職位、社會地位等多方面的更上一層。因此,年輕人愈來愈窮,努力工作也無力改變的這種情況,實際是香港社會階層固化,欠缺社會流動性的縮影。
. Z* \2 J, D: _4 X6 y- I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l  u8 m4 F; T% W7 h1 C
公仔箱論壇3 e4 k1 ^1 |+ M. e
若社會各階層之間流動受阻,也即階層固化,則意味着上層社會牢牢把持優越資源和地位,下層階級無法通過個人努力改善生活。(資料圖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9 R2 n# e( u3 l
www3.tvboxnow.com; i8 ]: w% k* Y+ U. S/ d
社會停止流動
* h5 C2 M' A5 v4 n& V(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從校園開始「靠父幹」

% G' A" T* G$ E8 U" U0 F社會學把由於經濟、政治、社會等多種原因形成的,在社會層次結構中處於不同地位的群體稱為社會階層,各階層之間的流動就是社會流動,可以包括經濟、職業、社會聲望等等。社會流動可以是向上、向下、或是橫向平行移動。同時也可以是相比自身產生的變化(代內流動),又或相對父母輩而言的(代際流動)。公仔箱論壇$ R( Z/ K, }, O7 m+ d

* _6 G7 r, s" j$ u由於社會階級的差異難以完全消除,保持社會流動就顯得尤其重要。社會流動能激發社會成員的潛力,紓緩社會不平等的現象。當一個社會各階層可以自然流動,就意味着上層的人沒有外在因素保證他永享優越的資源和地位。同時,下層的人有平等的機會向上移動,憑個人努力在財富階梯及職位階梯向上流,改善社會地位和生活質素。這樣的社會環境更能調動個體工作積極性,推進社會的平等。反之,若社會各階層之間流動受阻,也即階層固化,則意味着上層社會牢牢把持優越資源和地位,下層階級無法通過個人努力改善生活。公仔箱論壇* c7 c7 d7 _- m3 l

& g) R; v' y' q  @6 Z5 ], o2 xtvb now,tvbnow,bttvb上文節錄自第17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22日)《階級固化  青年難以逃脫窮忙怪圈》。
作者: manyiu    時間: 2019-7-22 05:14 AM

【青年困境】家境影響求學 輸在起跑線便輸一世?& \  K2 T: x( ^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T& |  f! l) `+ e
2019-07-21 20:45公仔箱論壇- K% `; m% [' Y0 _# d8 L& u+ I: x: c8 \
tvb now,tvbnow,bttvb; j* `+ o! q. g) @) s

7 H9 x2 o! A0 [9 @; ptvb now,tvbnow,bttvbwww3.tvboxnow.com  a* W" m$ V3 G- M4 v
除了上文提到的「窮忙族」現象,過去不同階段的香港研究早已指出香港社會階層固化的趨勢。上世紀八十年代,本地教育學者曾榮光就已利用香港人口普查資料分析發現,香港的社會流動存在階級的封閉性,並指出八十年代中期社會階層的封閉性開始鞏固,代際的向上流動機會下降。+ s+ f1 `# e1 k* N. ^0 c# f

0 p  x' t7 i/ x" stvb now,tvbnow,bttvb承接上文:【青年困境】沒有父幹如何向上流? 香港的「窮忙」悲歌
2 Z' F$ l; k/ h9 n$ ~5 @8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Q8 _; e$ E: i0 q6 N+ K
2007年,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學者黎熙元和莊麗華詳細分析了本港父代與子代職業地位的階層分布與社會流動關係,發現上層階級的代際職業繼承性比中層階級明顯,中下、中中和中上層階級內部只存在短距小跨度的代際社會流動。也即是說,社會中下層至中上層的社會流動並不明顯(見圖)。2010年,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委託圓桌研究所及其網絡成員圓思顧問有限公司進行研究,發現1976至1990年出生(研究稱其為「第四代」香港人)的受訪群體在過去五年,主要呈現階級停留(見圖)。同時「第四代」受訪者對社會流動機會的看法比之前世代的人負面,之前世代中也有逾50%的受訪者覺得如今社會階層流動會停滯或倒退。
  M1 q5 O6 b, f. G9 W. @& [" K公仔箱論壇
0 s$ M2 L6 f6 Z" d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011年,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通過採訪發現,52%受訪者認為目前向上流動機會並不足夠,65%受訪者認為比十四年前差。2014年,智經研究中心發表《激發原動力,開拓新思維,助青年闖出一片天》研究報告,再一次指出近十年香港青年向上流動收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O" t4 o1 L; O' p5 e

* ~6 s' O: c9 d/ Y; `公仔箱論壇
( _# s# N3 Z  C& `* G) K父母收入為本港最低10%的組別,其子女(18至24歲)只有19.7%曾入讀或正就讀大學學位課程;但父母收入為全港最高的10%組別,該比例則高達47.3%。(資料圖片), R: ~0 s: t5 X- M' o4 _* n- E+ e7 ^! [

. I6 N% u# x7 G5 n) K- p9 T事實上,從多個方面都可以看出,如今基層青年想憑藉個人努力向上走,變得愈來愈困難。階層的固化早在求學時期就已開始。2016年,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 的《年輕成人貧窮與改善生活機會研究》顯示,父母收入為本港最低10%的組別,其子女(18至24歲)只有19.7%曾入讀或正就讀大學學位課程;但父母收入為全港最高的10%組別,該比例則高達47.3%。教育大學社會政策講座教授周基利解釋,「清貧學生在升讀大學前,因較少資源跟家境佳的學生競爭,令他們落後於人。」
5 ^% i$ w# f0 H3 b' G* p& h
% Z$ F; l2 t: `1 x. [  `家庭背景的差異,造成了在學習資源上的不平等,削弱了個人努力的效用。2016年,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下稱聯席)表示,基層兒童因無錢上興趣班、補習班及買電腦,往往「輸在起跑線」,未能躋身好學校脫離跨代貧窮。2017年,聯席與嶺南大學研究生部的調查顯示,受訪的414個基層家庭中,約兩成家長表示家中從來沒有電腦。2018年,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進行的調查指出,香港超過四成兒童因為無法負擔補習、課外活動費用,而在這些學習資源上落後於家庭較好的學童。同時,立法會前議員羅冠聰也提到這樣一個問題,「清貧學生從小受限於家境,分擔家務、兼職及財政重擔……」難以像家境較優的青少年一般,輕鬆專注於學業。www3.tvboxnow.com+ H2 L# r. ?5 Q9 _

! Q% J5 \. I$ L  p! j) e/ P  j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8 V1 `" u8 f" d4 I; ^www3.tvboxnow.com直資學校的學費把很多基層子弟拒於門外,但很多傳統名校近年都轉為直資學校。圖為拔萃女書院。(資料圖片)
1 W( T/ w! j9 \0 J3 F7 E4 p  ntvb now,tvbnow,bttvb
* J' z7 M) v+ P, D# x- ]早在校園時期,站在起跑線上的青少年們就已分出了高下,有人裝備齊全,有人卻赤手空拳。然而香港社會所做的並不是打破階層固化,增加社會流動。相反,它的一些措施進一步加深了階層流通之間的障礙。比如1991年開始推行的直資學校計劃,2001年更允許直資學校加學費。眼見直資學校有利可圖,2001至2015年間,雖然學生人數由95萬降至69萬,中小學總數減少233間,但直資學校卻由29間增至82間,增幅近兩倍。1 S+ n7 d! ?0 R
公仔箱論壇! ^1 c. b& |+ @4 Q$ E
直資學校的學費和入學考核都在鞏固階層區分,將基層子弟拒之門外。大部份直資學校收費高昂,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從前基層小孩可以憑個人努力爭取到的一席名校學位,如今大多都因為經濟問題止步。直資學校入學面試大多包含體藝這類需要家長有額外財力支援培養的課外項目,也加重了基層子女的劣勢。周基利也指出,直資學校的增多變相減少了基層學生接受較高質素教育的機會,連帶影響其入大學的機會。縱然當局規定直資學校「最少撥出學費總收入的10%作為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計劃之用」,但受惠的基層學生畢竟只是少數。相對於個體的努力,家庭背景的差異帶來了更多學習資源上的不公,而許多直資學校的存在,無異於用學費、課外活動進一步鞏固了階層之間的經濟壁壘,關上了基層孩童向上攀爬的大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k/ @6 K% a3 M

9 B- f- G- Y9 f) t) P2 }9 ^7 @www3.tvboxnow.com上文節錄自第17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22日)《階級固化  青年難以逃脫窮忙怪圈》。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3.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