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以前都吃便當,現在白飯吞不下了只能吃稀飯,而且吃飯的時間變好久,幾個月下來越吃越少,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阿嬤因為便祕被送來醫院,原來老人家不愛喝水,一問之下才知道原因是喝水常常會嗆咳不舒服」。% v* n$ v. F! `
2 V1 q, |) z. c+ J# N. M) F D$ ewww3.tvboxnow.com每個人都希望家中長者或是將來的自己能夠健康呷百二,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吃」可能成為一個壓力來源,甚至變成無形的殺手。我想一定很多人會納悶有這麼嚴重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吞嚥的生理機制」開始說起… ' h: w/ g8 N: [ ?( w8 H4 ~) z5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d- w$ I v5 Q8 h* H
) N5 a+ Y+ t3 n! L-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查看相片 1 s4 C1 b7 z% f& M ^公仔箱論壇 }" o) n" V0 x! p
* p$ q9 C8 ?, p l, jtvb now,tvbnow,bttvb吞嚥,咀嚼 ' C1 p' J1 A$ K. [- |$ _更多www3.tvboxnow.com; ^6 _& s6 P2 }3 |, n- n
嚥下的食物要走該走的路 & P U4 C; a+ K; V- @0 S0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M7 C6 N$ G& ^/ m
首先,想像一下從口腔或鼻腔通往身體的路徑有兩個,位於前方的路徑會經過喉部通往氣管,我們呼吸的氣體便經由此通道進入肺部;位於後方的路徑則是從咽部通往食道然後連結至胃,可想而知後方的通道才是食物的路徑。當我們吃的食物或喝的水跑到前方,就會導致吸入或嗆咳。 ; ~# ]4 h: t- F/ f, b' x. \+ v: U% H# `" q( E- i- u, h# }6 F/ x! d
如何讓食物不要跑錯地方,全靠喉部的安全機制阻擋食物,當起動吞嚥的那1~2秒,像葉子一樣的會厭軟骨會向下蓋住喉部入口,此時聲帶也會關閉,加上喉部組織緊縮,便打造一個完美的屏障防止食物掉落,食物也被咽部肌肉推向該走的路徑。www3.tvboxnow.com; m2 d6 o% g: ^& j% w) r6 Z( ]
1 d( t* j" [& l&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Photo by Samuel Zeller . T# }1 Z) I)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 F) x+ u. n$ Y& j! J5 ]; |tvb now,tvbnow,bttvb6 j( X, j( D+ A( u. F G4 K 查看相片* L* w% H2 `8 X& ?/ t
tvb now,tvbnow,bttvb: f, O, q( t7 z7 ^4 o e7 m
$ U) J) G5 C+ c1 s. h5 u% Owww3.tvboxnow.com吞嚥,咀嚼 % g1 h2 r. M! P- k8 s Y更多 - h/ A, {$ t. B8 q |. D, J3 Otvb now,tvbnow,bttvb吞嚥動作需要很複雜的肌肉共同運作 % G! f/ Z0 C0 o$ w! w+ z1 m# H' S5 m4 Otvb now,tvbnow,bttvb4 L) C4 p- }3 O3 o1 C
一連串複雜的機制需要六對腦神經與好幾條肌肉相互協調完成,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數量逐漸減少,肌肉力量也會減弱,「吞」不再像年輕時一樣「快狠準」,喉部的保護機制也就自然打折扣了。' i' u5 Q5 ~. Z8 ~& o1 `; L3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