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互聯網發達的時代,不時發生企業利用人們私隱賺錢的事件。面對各大IT巨人,美國就有多名小市民勇敢挑戰,化身成不畏巨人的「大衞」,揭竿而起為全民私隱而戰。有互聯網巨擘前員工不屑公司收集用戶的個人資料,毅然辭職開發阻截軟件,至今已有逾兩萬用戶下載。有人以控告發垃圾電郵的公司為業,成為收入來源;亦有人控告手機的應用程式在客戶不知情下,將個人資料外洩。
1 ]0 Y- q! a( A8 z0 vwww3.tvboxnow.com
0 i' d: F! n0 |7 b9 {tvb now,tvbnow,bttvb美國加州一名男子痛恨垃圾電郵(spam),八年前開始以狙擊垃圾電郵為業,其後索性全職靠向濫發電郵的公司興訟維生,至今他已獲逾一百萬美元(七百八十萬港元)賠償
; e0 T1 q7 L6 d5 F" A4 I" y: P8 s% _) Mwww3.tvboxnow.com9 O3 _8 U1 z. b7 C+ g+ X
(Daniel Balsam)○二年從事銷售工作,經常收到大量垃圾電郵,曾成立「鮑爾薩姆痛恨垃圾電郵」網站(Danhatesspam.com),後來更索性辭職攻讀加州大學的法學院。鮑爾薩姆邊讀書邊繼續控告多間公司,違反加州的反垃圾電郵法律,全力狙擊垃圾電郵。
: }+ ^# D! F3 F4 z0 U n# V$ w( |) S0 w鮑爾薩姆從小額錢債審裁到聯邦法庭,不斷向濫發電郵的公司索賠。他說:「開始時只是將快樂轉為愛好,然後轉為一種職業。」他續指:「感覺我正在為網絡做清潔工作」。他○八年從法學院畢業,至今靠控告垃圾電郵公司勝訴,獲賠超過七百八十萬港元。
; m3 H2 z2 l* p" j3 }* s1 l不過,鮑爾薩姆的勝訴遠不及茫茫的垃圾郵件海洋。根據美國科技公司思科系統統計,全球每日傳送的郵件九成是垃圾電郵,高達有二千億個。而為垃圾電郵公司辯護的律師則認為,鮑爾薩姆的法律行動本質上無錯,但他卻濫用小額錢債審裁索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