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賽車] F1澳洲站倍耐力總結:輪胎性能表現增強(附數據)

墨爾本,2015年3月15日 ─衛冕冠軍劉易斯‧漢密爾頓新賽季開局完美,擊敗梅賽德斯車隊隊友尼克‧羅斯伯格,第二次在澳大利亞贏得分站勝利,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第34個分站冠軍。兩位梅賽德斯車手均使用一停戰術,使用軟胎起步,隨後分別在第25圈和第26圈換上中性胎。# P  @4 g4 F& K0 ?+ |; W  y8 G" I
tvb now,tvbnow,bttvb& t9 y/ L' U' r  F% y
桿位起步的漢密爾頓已經是連續第七次將自己的桿位轉化為分站勝利, 而塞巴斯安‧維特爾也在自己的法拉利首秀中登上領獎台──同樣是一停戰術,軟胎起步的他在第24圈進站換胎。在澳大利亞所展現的輪胎性能表現確認達到2015賽季預期,倍耐力為新賽季還研發了新後輪結構。) P; E6 t0 _; K. d

; o" a4 D2 a( f# ^$ nwww3.tvboxnow.com在平滑的墨爾本賽道上,輪胎磨損和性能衰退情況非常令人滿意,單圈圈速較之去年同期快了2秒,大部分的車手選擇了一停策略。這一選擇受益於比賽早期的安全車出動,增加了比賽第一段的圈數,當時賽車處於滿油最重的狀態,安全車的出動最小化了加諸輪胎的壓力。1 Q: E" ~/ c4 z- i) p

% x/ O( g6 j* {+ B$ g0 O一些車手嘗試了兩停策略,完賽排名最高的兩停車手是索伯車隊的馬庫斯‧埃里克森,他在收官階段上到了第八名。法拉利的基米‧萊庫寧在比賽末段退賽之前,也在車陣前部執行一套兩停戰術(這一戰術理論上比一停戰術快4秒完賽)。
' k0 J5 f, K) P- Y1 {www3.tvboxnow.com
2 V  b+ p" j% U&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澳大利亞大獎賽涼爽的氣溫(20攝氏度)和陰天也進一步延長了輪胎的壽命,使得領先車手在大部分時間里保持著2秒之內的差距。
. z, |$ G+ V4 T. m1 W) H$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 h+ ]* I) d1 A% p. I公仔箱論壇倍耐力賽車運動總監Paul Hembery說:“正如預期,澳大利亞站對所有車隊來說都是一場艱苦的比賽,但是輪胎呈現了所有訴求。涼爽的氣溫和比賽早期的安全車,意味著大部分人選擇了將理論上更快的兩停戰術改為了一停。成名車手們展現出了頂級表現,我們也看到今年新人們極為出色的表現,他們在很短時間內明確了2015款輪胎的使用和策略選擇。”www3.tvboxnow.com7 r+ u( N0 a. x7 q2 g2 \( O9 C

. k# Q4 B% E1 z8 w! \# {www3.tvboxnow.com不同輪胎的當日最快圈速統計
0 a) V. M3 ^) K0 |tvb now,tvbnow,bttvb不同輪胎的當日最快圈速統計2 h+ j8 r. i" w/ f' g% G& b
不同輪胎的當日最長圈數統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U8 q( v3 N% [" V1 D8 d
中性胎 塞爾吉奧‧佩雷斯(38圈)
) P' K" I" |7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軟胎 簡森‧巴頓(27圈)公仔箱論壇) S& D2 d+ R2 B9 x& l  _
完勝策略:
2 Q) x& N. w' {$ q! U我們預測兩停策略是澳大利亞大獎賽58圈比賽更快的策略,但是比賽早期的安全車出動讓大部分車手轉成了一停策略。我們預測從軟胎換成中性胎的理想是比賽的第34圈。漢密爾頓在第24圈完成自己全場唯一一次進站,得以從中性胎極端的耐磨性中受益,並未影響性能表現。
/ w4 N) X8 Q$ R' H% K( ]
  P9 j" K1 Z# T1 O2015賽季澳大利亞大獎賽進站總結9 P  s6 r( S; C: H" b1 G  F
2015賽季澳大利亞大獎賽進站總結
8 u' Q, Q, f, c( h公仔箱論壇) j2 @5 q/ B! O- J/ d
  F1澳洲站輪胎數據圖表(1)
; q  L9 Z2 m  G7 j公仔箱論壇F1澳洲站輪胎數據圖表(1)公仔箱論壇$ `/ j2 t" Q5 B/ f1 \) P# ?
www3.tvboxnow.com# f0 f& Y; U: ]0 m: q7 }# n5 f
  F1澳洲站輪胎數據圖表(2)
1 d8 L: W( t3 y# k' w+ AF1澳洲站輪胎數據圖表(2)公仔箱論壇- U% H, }( E- N  w3 I# 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