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errurier 於 2015-7-23 10:44 PM 編輯 2 i% M% w5 m1 T, u8 O0 G
www3.tvboxnow.com e5 E- F' f% F# K+ Q1 P
「病情愈來愈輕不必求診」
$ g% G: }6 H) o3 Otvb now,tvbnow,bttvb; F5 m U7 a! J6 @- A7 d/ O
" x' t4 N6 V9 v+ ^- Q公仔箱論壇本地家庭醫生劉秉純(見圖)昨日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很難一概而論病人應否求醫,一些因小病看醫生求安心的病人,通常是一些獨居人士,或是經常患病的長者,他們擔心如果病情變得嚴重了,身邊沒有人照料會很糟糕。
. T: Q4 q, C" v. u; \7 r2 X/ J
+ |) C+ G4 F, w1 I$ w% l) o3 T對於這類對自己不放心的病人,其實來看醫生有利有弊。一方面可能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因為政府要支付醫生的診費,而另一方面患者求診後可紓緩精神壓力,有利身體康復,而且一些疾病可能始於輕微的症狀,可以及早發現與治療。9 b2 g; `6 U& c- u# j; d8 t# v
) z. i, u& J: _, I* K7 s4 m# j/ `公仔箱論壇一般而言,應否看醫生的總原則是,如果感覺病情愈來愈輕便不必求診,相反如果病情有加重的趨勢便不要再等。www3.tvboxnow.com: S# n8 h% D2 O# _! A
' v, ]8 x! d2 a; h' g
他指出,濫用醫療資源,更嚴重的其實是小病卻要大檢查。由於加拿大的公費醫療體制,一些人認為反正檢查不需自己花錢,一點小病往往會往最壞的方面想,儘管醫生表示無大礙,卻動輒要求做核磁共振等大檢查。這不但是浪費資源,對病人也不好。公仔箱論壇- Z2 b. t: e9 U
7 |% c0 v( g% x8 x1 i; D: [: Etvb now,tvbnow,bttvb至於病人自行上網查找醫療信息的情況,他認為,問題在於網上的資源龐大,而病人往往沒有足夠的醫學常識分析判斷這些信息。如果真的有病,自己又很擔心的情況下,最好還是諮詢醫生和專業醫護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