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展開的優雅調查顯示,公眾認為駕車者以及乘客在公共交通上的行為有所改進,例如會讓路給其他乘客上下車,或儘早打訊號燈。不過,在保持公廁乾淨,以及用餐後維持環境清潔方面仍有待加強。
- e3 A) W. |7 N# G5 j' E這是新加坡行善運動自2008年展開的常年調查結果。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調查沒有公佈一個整體指數,而是著重於反映睦鄰關係、本地與外籍居民相處、家長角色等方面的情況,以更針對性地推廣優雅行為。8 r$ z( m: r k4 V1 @) r. A/ v: ?
上一輪公佈的優雅調查是在2015年,優雅指數達61分,分別比2014年的55分和2013年的53分高,滿分為100。當局昨天公佈去年和今年的調查結果。www3.tvboxnow.com# y) d; ]2 x5 z
參與今年調查的共有3066人,其中近三成是在我國生活的外籍人士。受訪者是在去年7月和8月之間,以及去年12月至今年1月間接受面對面訪問,根據個別問題提供反饋。當中也要求他們評估大眾在20多項行為展現的優雅水平,滿分為10分。
1 ^0 X* b: r Y# Gtvb now,tvbnow,bttvb整體而言,本地的優雅水平相當一致,但一些行為的指數有較明顯的上調,反映情況有些改進,特別是駕車者和公交使用者的行為,如會儘早打訊號燈、讓其他乘客先上下車。然而,在保持公廁和用餐環境清潔方面,指數則比去年低(見圖表)。' `1 X9 z, w% X3 W9 q
更多人重隱私少與鄰居打交道行善運動秘書處總幹事袁國棟博士強調,優雅指數只是調查的一小部分,今年的調查把重點放在特定課題。“我們幾年前推出優雅指數,是想了解所達到的水平,長久下來,發現變動不是很明顯。指數只是一個數字,我們覺得應著重反映公眾的想法和所面對的問題,以更有效地進行推廣工作。” 他舉例說,調查就反映建立更密切睦鄰關係的重要,所謂遠親不如近鄰。調查顯示,民眾與鄰居交流的頻率有些減少,23%受訪者在一周內有超過三次與鄰居打招呼,比率低於去年的29%。www3.tvboxnow.com* S4 }2 I# p: L; V/ L
另外,去年有29%受訪者希望建立更緊密的睦鄰關係,但今年僅有26%有同感。其中因素是更多人重視隱私,對於和鄰居有深一層交流不感興趣或不清楚有何管道。15%反映要保有隱私,這比去年的11%高。tvb now,tvbnow,bttvb8 ?% K/ i0 \: P! W; D, k
儘管新加坡人與外籍居民都認同彼此能相互包容,但他們也反映彼此間的交流只限於職場和學校。例如,今年有46%受訪公民反映,與外籍人士交流的機會有限,較去年的43%高;14%受訪非公民也反映,與新加坡人交流的機會有限,比率遠高於去年的7 %。
* F$ d- P/ a& \9 O/ {8 T0 S在推廣優雅行為方面,受訪者普遍認為,家長有責任灌輸孩子價值觀,並與學校合作鞏固價值觀的教育。但家長也反映面對一些挑戰。超過三分之一家長認為,朋友影響和互聯網內容可能是導致孩子出現不優雅行為的因素。家長因此希望能在育兒技巧方面有多一些資源,以及更多親子學習機會。
1 l8 ^. D" _2 d1 f" b行善運動目前通過學校派發與行善行為相關的刊物,接下來也會加強內容,更針對性地幫助家長教育孩子。行善運動也會加強與社區和企業夥伴的合作,提倡優雅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