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k4 C& C, p! r4 {7 s無論是飲用樽裝水或自來水均會攝取塑膠。
4 l" l+ \/ z& @www3.tvboxnow.com
5 q0 @ _: t8 ]4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委託澳洲大學進行的塑膠微粒調查發現,全球人每周平均攝取5克重、約2,000顆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份量相等於一張信用卡,經食物鏈、水源甚至空氣攝取。WWF強調塑膠一旦流入大自然就難以清除,呼籲由製作源頭減塑。
5 \, A6 d; ^9 ]6 S" |# Y公仔箱論壇
! o" ~; ]7 {5 c2 \% I% Q5 Q* i公仔箱論壇調查屬於WWF項目《走塑自然:量度人類源自自然界的塑膠攝取量》一部份,由澳洲紐卡素大學進行;研究員綜合全球52份塑膠攝計調查,發現人類攝取塑膠微粒的最大源頭是水源,全球每人平均每周會喝下1,769顆塑膠微粒,無論樽裝或自來水都會中招;不過份量有地域差異,去年一個調查發現美國和印度的水源中的塑膠微粒較多,比歐洲和印尼自來水多兩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u. ?$ E& j! M! m p
0 b* `3 \ U5 k- ~$ I' g&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從水源甲殼類攝取
/ r1 ~. v3 b! V+ ^3 |www3.tvboxnow.com第二大攝取來源是甲殼類,平均每人每周攝取達182粒塑膠微粒,約重0.5克;報告指這是由於「甲殼類通常會整個連消化系統被吃掉,而牠們在飽受塑膠污染的海洋中生活了一生」。研究又指呼吸空氣都會攝取塑膠微粒,但吸入份量「會按環境有很大差異」。
; {7 j8 Y4 a6 O/ `/ Rwww3.tvboxnow.com
4 J2 Y; q9 P% A- |. Z' v領導調查的研究員社那提拉乍說:「塑膠微粒是牽涉全球的問題,就算各國顧好自己的地方,不代表就安全、微粒仍可能從他方流入。」研究員又補充,調查只基於有限證據,存有不少限制,「欠缺關鍵測量數據,例如自然環境中塑膠微粒的重量和大小分佈」。
4 M! s+ m1 Y& Nwww3.tvboxnow.comwww3.tvboxnow.com% b% }" p8 k8 L7 r2 y
難從自然界清除塑粒
0 f) \0 h: b# J& C$ ]8 D- U公仔箱論壇本月另一項研究亦指出,每年美國人平均攝取74,000到121,000顆塑膠微粒,只喝樽裝水的人年攝取量更比其他喝自來水的人多90,000粒,數字與上述WWF調查相若。
) ]. n) C' x' D- V9 |- D; ~. iwww3.tvboxnow.com: e8 m! T6 Z9 Q6 B, y
WWF總會負責人蘭貝蒂尼說:「塑膠不只污染海洋和水道,殺死海洋生物,也在我們體內;不想這樣的話,就要阻截每年流入自然界的數以百萬噸塑膠。」環境總監普拉卡什馬尼說:「我們難以從自然界清除塑粒,須由源頭開始處理塑膠污染,阻止它流入大自然。」全球每年製造逾3.3億公噸塑膠,製作量到2050年三級跳;源自衣物纖維、牙膏等的塑膠廢料經年累月化成微粒,流入河流大海,被海洋生物吃掉後融入人類食物鏈,小至鹽粒內也可能發現塑膠;科研界關注「吃塑」潛在危害,但暫未確定對人體整體影響。www3.tvboxnow.com" {- @- b1 @& `( y1 k' W
法新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