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303) 史太林 (四) - 布哈林與蘇聯五年計劃 - 05-03-2016

 ,  描述: 【節目主持】:麥勁生、羅永生

每集會介紹古今中外的已故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節目主持】:麥勁生、羅永生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27.92 MB
【下載連結】:

史太林 (四)︰布哈林與蘇聯五年計劃

十月革命勝利後,被列寧稱為「革命的金童」的布哈林任《真理報》主編。成為主管蘇共意識形態的理論權威。並先後寫成:《共產主義ABC》、《過渡時期的經濟學》、《歷史唯物主義》等蘇共早期重要理論著作,獲得列寧的高度讚賞。1918年,以布哈林為代表的「左翼共產主義者」一派反對列寧與德國簽訂割讓大量土地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他主持莫斯科東方大學的共產主義相關講座,盡力培養年青一代的共產主義研究者。

1919年3月,布哈林成為共産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1924年列寧死後,布哈林和托洛斯基、史太林、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李可夫並列為蘇聯共產黨主要的六名領導人。布哈林成為蘇共總書記史太林的重要盟友,與托洛斯基的左翼反對派對抗。「一國社會主義」的構想便是由布哈林提出,後來由史太林在1924年實現的。

史太林支持布哈林的意見,延續新經濟政策,減少約束農民,並希望先在「一國建成社會主義」;而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反對放大新經濟政策並擁護世界革命的主張,他們形成「新反對派」。

1928年起,布哈林因對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持不同看法而受到史太林的批判。布哈林堅持蘇聯應以發展農業為主,建設成一個農業國,發揮蘇聯的國際經濟比較優勢,大量出口農產品。他反對史太林的國家高速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的主張。1928年至1929年,他與李可夫等結成聯盟,提倡富農「和平長入社會主義」,反對全面實行農業集體化。1929年1月至4月,在蘇共中央召開的兩次重要會議上,史太林嚴厲地批判了布哈林等人。史太林說:「我們實際上沒有一條共同的路線。有一條路線是黨的路線,是革命的、列寧的路線。但同時還有另一條路線,即布哈林集團的路線,這條路線用發表反黨宣言的方法,用辭職的方法,用誣衊黨的方法,用暗中破壞黨的方法,用和昨天的托洛斯基分子為組織反黨聯盟進行幕後談判的方法來反對黨的路線。這第二條路線是機會主義的路線。這是用任何外交辭令,用任何關於只有一條路線的狡猾聲明等等都掩蓋不了的事實。」

同年11 月,史太林以「右傾投降主義集團」的罪名,整肅了布哈林與李可夫,解除兩人在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職位,同時又免去布哈林《真理報》主編的職務。至此,史太林幾乎已把所有當年列寧遺囑中提及的其他五名重要繼承者,即托洛斯基、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布哈林、李可夫全數排斥、扳倒。蘇聯內外已再無其他政治人物能與史太林分享權力。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thanks
thanks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s!
thank you too much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s
thank you
thank you
thx a lot
thanks
thank you
1928年起,布哈林因對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持不同看法而受到史太林的批判。布哈林堅持蘇聯應以發展農業為主,建設成一個農業國,發揮蘇聯的國際經濟比較優勢,大量出口農產品。他反對史太林的國家高速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的主張。1928年至1929年,他與李可夫等結成聯盟,提倡富農「和平長入社會主義」,反對全面實行農業集體化。1929年1月至4月,在蘇共中央召開的兩次重要會議上,史太林嚴厲地批判了布哈林等人。史太林說:「我們實際上沒有一條共同的路線。有一條路線是黨的路線,是革命的、列寧的路線。但同時還有另一條路線,即布哈林集團的路線,這條路線用發表反黨宣言的方法,用辭職的方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