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306) 史太林 (七) - 衛國戰爭 - 26-03-2016

 ,  描述: 【節目主持】:麥勁生、羅永生

每集會介紹古今中外的已故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節目主持】:麥勁生、羅永生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26.90 MB
【下載連結】:

史太林 (七)︰衛國戰爭

1939年初蘇聯外長李維諾夫倡議進行英、法、蘇三國關於締結軍事互助協定的莫斯科談判。但英、法執行綏靖政策,拒絕與蘇聯合作共同遏制法西斯的侵略和擴張。

史太林與英法建立反對納粹德國的同盟遭遇失敗,於是轉而尋求和德國建立和平防止蘇聯被納粹德國首先進攻。同期希特拉也為避免使德國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遂於1939年8月23日派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前往蘇聯,與蘇方代表莫洛托夫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雙方秘密劃分勢力範圍,其中包括了對波羅的海三國和對波蘭的瓜分。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則開始加緊建立東方戰線,9月17日,蘇軍進入波蘭,佔領寇松線以東的全部波蘭領土,蘇聯為了進一步改善波羅的海側翼和西北邊境的戰略態勢,保障列寧格勒和摩爾曼斯克的安全,相繼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簽訂互助條約,得以在三國的要地駐軍。1940年3月12在芬蘭被迫在莫斯科與蘇聯簽訂《蘇芬和約》。原屬芬蘭的整個卡累利阿地峽、芬蘭灣中的若干島嶼以及北方的薩拉、庫薩摩和雷巴契半島的一部分劃歸蘇聯。及後蘇聯更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又強逼羅馬尼亞割讓比薩拉比亞地區和北布科維納地區。

1941年6月22日,希特拉突然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等國軍隊,發動了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在此之前,史太林已經收到了來自一些蘇聯間諜和蘇軍將領的警告,但他認為納粹德國不會冒著兩線作戰的危險,在徹底擊敗英國之前就進攻蘇聯,因此沒有對同納粹德國展開本土戰爭做充分的準備。在德軍的突然打擊之下,同時因為大清洗帶來的負面影響,蘇軍措手不及,損失慘重。德軍入侵後一個月,佔領的蘇聯領土相當於法國領土的兩倍。8月,由於史太林拒絕採納朱可夫元帥的建議,下令紅軍死守基輔,結果導致蘇聯西南方面軍在基輔戰役中被德軍圍殲,納粹德軍宣佈殲滅蘇軍六十六萬人,希特拉宣稱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殲滅戰。

1941年11月初,德國中央集團軍逼近莫斯科城下,史太林堅決留在城裡組織反擊。11月7日,史太林命令蘇聯紅軍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閱兵式,發表了重要講話。史太林在這次講話中提及的俄羅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的用意,是以俄羅斯民族主義來鼓舞蘇軍戰鬥。受閱的蘇軍部隊隨即從紅場直接開赴前線。在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等將領的指揮下,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擊潰德軍五十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八十多萬人,將敵軍擊退一百五十公里至四百公里,解除了對莫斯科的威脅,奪回了六十多座城市。蘇軍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的勝利宣告了希特拉「閃擊戰」的徹底破產。

1942年,德軍將戰略重點放在南線。同年7月,德軍向伏爾加河地區的重要城市斯大林格勒發起猛攻。經歷了二百多天血腥的戰鬥,蘇軍生俘德軍九萬人以上,被圍的三十三萬德軍全部殲滅。此役被認為是二戰的轉捩點。1943年7月,蘇聯又取得了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1943年11月,史太林參加了德黑蘭會議,同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等人會談,通過了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決定。之後蘇聯在對德戰爭中逐漸轉入反攻。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地登陸。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史太林參加了雅爾達會議,三國領導人就對日作戰條件達成協議並簽了字。1945年春,蘇軍以三個方面軍二百五十萬人的兵力進入德境。於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區,4月30日希特拉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1945年8月8日晚,蘇聯政府向日本駐莫斯科大使聲明,蘇聯根據雅爾達會議精神,忠於同盟國義務,宣佈從次日起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一周之內,蘇蒙聯軍迅速擊潰日本關東軍。8月15日,昭和天皇宣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告終,蘇聯有一千七百個城市和市鎮被破壞,有七萬多個村莊被燒毀,有三萬多個工業企業、六萬五千公里鐵路被炸毀,有十萬多個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變成廢墟,經濟損失七千億盧布。二戰蘇聯死亡人數為二千七百萬,佔當時蘇聯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四左右,其中一千八百多萬為平民。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thanks
thanks!
thank you
thank you
央集團軍逼近莫斯科城下,史太林堅決留在城裡組織反擊。11月7日,史太林命令蘇聯紅軍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閱兵式,發表了重要講話。史太林在這次講話中提及的俄羅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的用意,是以俄羅斯民族主義來鼓舞蘇軍戰鬥。受閱的蘇軍部隊隨即從紅場直接開赴前線。在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等將領的指揮下,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擊潰德軍五十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八十多萬人,將敵軍擊退一百五十公里至四百公里,解除了對莫斯科的威脅,奪回了六十多座城市。蘇軍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的勝利宣告了希特拉「閃擊戰」的徹底破產。
thanks
古今風雲人物 - (306) 史太林 (七) - 衛國戰爭 - 26-03-2016
thank you too much
thank you
thanks
thanks
thank you !!! .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則開始加緊建立東方戰線,9月17日,蘇軍進入波蘭,佔領寇松線以東的全部波蘭領土,蘇聯為了進一步改善波羅的海側翼和西北邊境的戰略態勢,保障列寧格勒和摩爾曼斯克的安全,相繼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簽訂互助條約,得以在三國的要地駐軍。1940年3月12在芬蘭被迫在莫斯科與蘇聯簽訂《蘇芬和約》。原屬芬蘭的整個卡累利阿地峽、芬蘭灣中的若干島嶼以及北方的薩拉、庫薩摩和雷巴契半島的一部分劃歸蘇聯。及後蘇聯更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又強逼羅馬尼亞割讓比薩拉比亞地區和北布科維納地區。

1941年6月22日,希特拉突然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夥同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等國軍隊,發動了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在此之前,史太林已經收到了來自一些蘇聯間諜和蘇軍將領的警告,但他認為納粹德國不會冒著兩線作戰的危險,在徹底擊敗英國之前就進攻蘇聯,因此沒有對同納粹德國展開本土戰爭做充分的準備。在德軍的突然打擊之下,同時因為大清洗帶來的負面影響,蘇軍措手不及,損失慘重。德軍入侵後一個月,佔領的蘇聯領土相當於法國領土的兩倍。8月,由於史太林拒絕採納朱可夫元帥的建議,下令紅軍死守基輔,結果導致蘇聯西南方面軍在基輔戰役中被德軍圍殲,納粹德軍宣佈殲滅蘇軍六十六萬人,希特拉宣稱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殲滅戰。

1941年11月初,德國中央集團軍逼近莫斯科城下,史太林堅決留在城裡組織反擊。11月7日,史太林命令蘇聯紅軍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閱兵式,發表了重要講話。史太林在這次講話中提及的俄羅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的用意,是以俄羅斯民族主義來鼓舞蘇軍戰鬥。受閱的蘇軍部隊隨即從紅場直接開赴前線。在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等將領的指揮下,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擊潰德軍五十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八十多萬人,將敵軍擊退一百五十
thank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