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旅遊景點] 丹霞山 追尋山寨遺蹟

位於廣東韶關市仁化縣的丹霞山,有「中國紅石公園」之稱,自古已是佛道名山,昔日人們更在地勢險要的崖上築寨而居,至今留下超過一百多座山寨。11月中遊丹霞,除了欣賞紅山綠樹相映的景色,更重要是探訪古山寨,欣賞寺廟、石刻、岩畫之餘,同時追尋古人蹤跡,體驗嶺南地區的歷史文化。
+ i6 A" y6 L1 ]/ t3 n: N7 J從深圳坐一個半小時高鐵到韶關市,再包車前往丹霞山遊覽區,約需一個多小時。這裏面積廣闊,分成不同景區,買票後可坐免費旅遊巴穿梭其間。我們第一站是陽元石景區,外形如男性生殖器的陽元石,屬陽元山一部分,卻獨立於主山峰旁,從遠處看去,確實雄偉。如此張揚的形態,自然吸引大量遊客前來留影、朝拜。有趣的是,位於錦江對岸翔龍湖附近的玉女台,竟然還有一處天然的陰元石,形貌與女性生殖器相恍,雖然一陰、一陽相隔很遠,相會無期,卻也教人嘖嘖稱奇。公仔箱論壇0 D! }2 C7 @" f8 M* S
: W9 q( W; y2 u. D% F9 l" ]

tvb now,tvbnow,bttvb: {9 y! r4 Z6 c2 _7 z0 b: \

* P& B9 V7 \1 f# d, g* x$ U8 C' O1 J2 ?
陽元山上細美寨tvb now,tvbnow,bttvb, f) V* \; D1 d' f. l3 n, N$ V2 E! k/ B
陽元山上留有一座古人用以躲避戰禍的細美寨,三面臨崖,位置險要,其中一面崖壁上,更鑿出狹窄的登山石階,稱為「九九天梯」。位處山頂的細美寨早已荒廢,只留下殘垣斷壁,但登臨山寨遠望四周風景,感覺十分舒爽。而沿路走來,部分路段相當艱辛,有時更須手足並用地爬行,令人體會到古人建造山寨時的辛勞和艱險。6 r$ O( d/ e, V- C1 A6 i) O
翌日再攀丹霞山的長老峰,先坐登山索道(纜車)到達高處,再沿起伏山路慢慢往下走。丹霞山留有二百多處摩崖石刻,亦即北宋至民國時期,古人刻於石壁上的文字,其中長老峰的別傳寺附近,便留有二十四處石刻,內容包括「法海慈航」、「誕先登岸」,以及一篇由明人李充茂所撰的《丹霞山記》。李充茂與哥哥李永茂,跟丹霞極有淵源,二人為明朝遺臣,清人入關後,二人曾避居丹霞山,據說李充茂以一百両銀買下部分丹霞山,後來更請澹歸和尚來這裏建立別傳寺。8 S6 p+ l" J8 R4 O" u4 ]+ S+ G0 v8 w" I$ _9 B
具千年歷史的錦石岩寺,是丹霞山遊覽區內的重要佛教古蹟,從寺院山門走到錦石岩寺,沿路竹林成蔭、幽深曲折,途經夢覺關、一線天、幽洞通天等景點,並能遠眺山下的錦江景色。錦石岩寺為法雲居士所建,據說他於宋徽宗年間路經此處,在夢覺關睡了一覺,醒來看到眼前美景,感嘆謂:「半生都在夢裏,今日始覺清虛。」後來便將岩洞開闢為錦石岩寺,成為天然的洞窟寺院,保留至今。
' E# O$ v  Y3 Utvb now,tvbnow,bttvb岩洞藏千年寺院公仔箱論壇6 m6 g% O8 I- J5 T7 y
五仙岩位於大丹霞的西面,屬未開發景區,我們自山腳沿崎嶇山路往上半爬半行,差不多五六小時,終於到達山腰平台。那裏的天然大岩洞,昔日曾是附近村民祖先避難之所,現時建有數間白牆磚屋,旁邊有蓄水池和菜田,並設有神壇,供奉各方神像、佛像,由一位老伯伯留守打理,相信他在這裏某程度上是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因為每次下山上山,都要走上十多小時,所以應該不常下山。
5 ?1 c: m# F/ a( r  Y3 S+ k+ stvb now,tvbnow,bttvb在這山腰平台稍作逗留便已入黑,我們只好在五仙岩留宿一夜。次日早晨再出發,在山間走了五六小時後,終於到達另一處古山寨:天乙山新寨。山寨大門門楣橫放一長條石塊,上刻「蔭澤堂山房」字樣,內裏延綿近百米的頹垣敗瓦,隱約可見數間石室,規模雖不大,卻細緻清雅,建於絕壁旁的儲水池名為長清泉,小字刻着建於乾隆十四年,驟眼看來,恍如武俠小說中隱世高人的居所。公仔箱論壇7 V( ]* P' D; D% A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9 z9 y) q2 h7 H! S6 P


0 F" S5 b# n7 \  E8 g
+ P) x( |1 p5 `7 J, Y% Fwww3.tvboxnow.com' t9 A1 c6 P. i- z3 e
錦江岩畫有寓意
& @3 ^; G, q2 v, b) |* i公仔箱論壇探尋過不同山寨,我們沿錦江進發,到達牛鼻村,遠距離欣賞丹霞山區的巨大觀音石。原名朱家強的「丹霞之子」珠比特,正是牛鼻村村民,他十多年前發現網上有關丹霞山的資料不多,於是親身走遍大丹霞各處,並根據所見所聞,建立了 專門介紹丹霞山的網站。珠比特熱心地帶我們四出尋寶,其中最有趣是參觀錦江下游兩岸岩壁上的古岩畫。這些錦江岩畫最早可追溯至北宋時期,題材包括人、動物和題字,亦有一些別具寓意的圖案,如蓮生貴子圖和雙魚竄洞圖等。看着這些有趣的岩畫,忽然想到它們其實跟現代人的「到此一遊」塗鴉,意義有點相近;不過隔着千百年時空,頓時增添了歷史感,岩畫亦成為珍貴的古人遺蹟!  c$ @% J% _' p( u2 K2 V* E

. W+ k+ M1 U8 t/ U公仔箱論壇

) h6 k' m; d) U% o3 f) F5 Vtvb now,tvbnow,bttvb
1 V3 S5 y) w7 i, z0 i& X. b/ wwww3.tvboxnow.com
/ w6 E- v2 {+ D- o0 H公仔箱論壇
+ C. ]' |  ?' l/ u/ d% W0 G
& n+ ^/ o" @' Z8 G
. R" M, z- U5 w, O公仔箱論壇: u  Y- g$ _; C
公仔箱論壇3 _" M# i' B9 t0 d/ P
www3.tvboxnow.com8 @+ D" g5 X$ P' U* C; |5 S
公仔箱論壇% |2 H4 `6 `. ?
: I7 o6 V( E6 ?" J- Z, A, S

; T' E. w5 @0 V; j& D公仔箱論壇
: j3 [$ b7 R9 U1 _  e公仔箱論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