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顯微鏡,科學家就無法研究細胞的構造、神經突觸的形成、病態蛋白質的聚集過程。公仔箱論壇 r( t/ S! A: {2 ]/ c8 e
7 _/ f) Y# |3 G4 Q) \公仔箱論壇不過,顯微鏡也有其局限,幸美國及德國3位學者突破舊有限制,開發超高清顯微術,他們更藉此贏得本年諾貝爾化學獎。
/ H8 N3 p; _! P2 W1 |4 S- x9 l* mtvb now,tvbnow,bttvb
# B7 a8 g" m# h* f0 q2 I科學家早在17世紀已用顯微鏡觀察活人體組織,但放大倍數一直有局限。德國科學家阿貝(Ernst Abbe)1873年推斷,基於光的波長限制,顯微鏡永遠沒法看清少於0.2微米(二十萬分之一米)的樣本,意味病毒和蛋白質的真面目永遠都會不為人知。tvb now,tvbnow,bttvb- x. Z0 \' l$ E0 v; [7 i) p0 }
3 @7 E8 P, R7 k; htvb now,tvbnow,bttvb突破波長限制 推進醫學研究
3 {* r1 H) ^8 Dtvb now,tvbnow,bttvb3 b' E+ i- j( T" g, k
今次得獎的德國海德堡大學博士黑爾(Stefan W. Hell)、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貝齊希(Eric Betzig)及莫爾納爾(William E. Moerner)就成功推翻了阿貝的論點。3人皆為物理學出身,但都循醫學方向做研究。; i5 M7 [8 h6 C
" X6 R9 K! B+ D' {: O
黑爾2000年發明出STED(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受激發射耗損)顯微術,以抵銷方式去除雜訊,只保留微型結構發出的熒光,並以逐部掃描辦法大幅提高影像分辨率。
1 A7 l x. N; M# W- ~3 y' gtvb now,tvbnow,bttvb
* k- F7 Q/ e/ j* Z1 E貝齊希、莫爾納爾20多年前的各自研究則為單分子顯微術(single-molecule microscopy)奠定基礎。該技術重複利用微弱光綫,控制樣本各部分在不同時間發出熒光,再把各階段的畫面疊加形成超高清影像。. M& q5 W. m5 Q3 v w
公仔箱論壇, ], f) [9 C, R7 r' e
評委:將顯微學帶入納米層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 O6 w6 q' g7 K J- ~ a
評委讚揚,3名德美科學家開創的技術將顯微學帶入納米層面;納米顯微術有無盡的用途,可追蹤柏金遜、失智症的病變蛋白質,或受精卵變成胚胎的過程,每天都為人類帶來揭示生命奧秘的偉大發現。
9 ~# ]! K$ E- D7 M- E
7 W% X' h2 n2 U/ I4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黑爾對獲獎大感詫異,坦言收到通知初時還以為是詐騙電話,直至認得評委的聲音才知到「事態嚴重」。公仔箱論壇: ^* e3 s" y6 v& k* S( l6 V
公仔箱論壇/ Q& |( z! I, l( T6 n% l* p/ b
不過,他收綫後仍選擇讀畢手頭上的學術文章,才向妻子和朋友報喜。得獎者將攤分800萬瑞典克朗(約860萬港元)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