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長歧視 協助東主剋扣工資 Slate籲食客不付小費
9 C2 x/ @' j7 bwww3.tvboxnow.com
7 J, ~" s5 R9 W0 x% v# s& f 公仔箱論壇' C" t3 E8 b2 }- R$ T0 J' y
) Q2 `0 q7 e+ ]2 _! c0 z/ k- h美國雜誌Slate在其網站slate.com上發布一篇文章「小費對侍者、食客和餐館不利,讓我們拋棄小費」(Tipping is Bad for Servers, Customers and Restaurants. Let's Get Rid ofIt),被認為對2013年圍繞小費的爭議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 V. r' l7 c0 `3 R3 {公仔箱論壇
2 q7 h6 [5 g. ~ P# v' g該文指小費並不如人們想象,可以鼓勵刺激餐館從業員更努力工作。實際情況是,左右消費者給多少小費的因素,大多與服務質量無關。比如使用信用卡付款者,通常較用現金結帳者給更多小費。宴會的消費金額往往很大,但小費的比例卻比不上普通用餐。侍者與客人的互動,往往也更能影響消費者給多少小費。調查顯示,單純的服務質素在影響小費多少的各種因素中只佔1%至5%。tvb now,tvbnow,bttvb7 M" _+ q5 Q2 h- Z5 g6 `
公仔箱論壇) X1 L$ F7 ~8 G2 u4 e& O
非裔食客小費最少
6 @! L f! j; R) `* {* S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4 _9 K" H& m; W
該文指小費還助長和維持了侍者對一些人群的偏見和歧視。比如在美國一些人認為非裔食客給小費通常低於平均水準,西班牙裔給小費也少於白人,但比起黑人而言差距來得小一些。這些即使有部分是符合實際情況,但一旦被概念化,仍然會助長餐館業者形成偏見,根據顧客的種族膚色「看人下菜碟」,對一些顧客招呼周到,而冷落另一些顧客。
, L3 k% `5 k7 `0 h6 \www3.tvboxnow.com5 v4 w; X" o. Q, i6 H
文章指小費制度亦為餐館東主剋扣員工工資提供條件。在美國一些餐館侍者的時薪僅有2.13元,其餘都靠小費補足。在不少餐館或酒店,小費收入不一定永遠令低時薪的工人,能夠補足至法定最低工資水平。這種情況的後果是,食客成為決定侍者收入高低的「共同僱主」,這樣小費失去了「對服務者表示感謝」的初始意義,變成了顧客的一種「道義責任」。
, N, i% v) N" L$ ktvb now,tvbnow,bttvb6 ~* u1 T% l% c& C+ Q1 b H. o
文章指小費即使對於餐館僱主亦未必是好事,在如何分配小費上的許多灰色地帶,可能令僱員起訴僱主,而造成花費巨大的法律糾紛。( ^& d% M1 K" {; o. Y2 V: B \9 Y. R
W( |4 e& F$ G8 t( p$ Q* `$ ^3 S
文章對小費制度改革的建議是:首先透過立法保障餐館工人的工資,而不是要求以小費補足,讓小費回歸其初始的意義。第二是拋棄按帳單比例付小費的方式,改為以一個固定數目(flat amount)支付小費。在北美許多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已經採取這種做法,所以這已不能稱之為「革命性」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