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一个老北京的初二美食菜单

节日习俗:正月初二早晨,住户和商号都要祭财神。一般住户如无常年供奉的财神像或牌位,就临时到香蜡铺请一份极糙的木刻版,水彩印刷的“增福积宝财神”码儿或者将除夕接进来的那些财神码儿夹在木制的神纸夹子上,设一祭坛;铺户则仍在原奉祀的“三财”神龛前设坛。  王府宅门及绅商富贾在供品上是相当讲究的。例如:北京著名的“八大祥”、同仁堂等大商号,在历年祭财神时,都用五宗大供:  一、整猪或用猪头、前后爪、尾巴,象征性地表示全猪;  二、整羊或者用羊头、前后蹄、尾巴,象征性地表示全羊;  三、整鸡;  四、整鸭;鸡鸭退了羽毛只留后尾上的翎子。  五、红色活鲤鱼两条,用红绿线拴上,供在正中央,谓之“吉庆有余”(“鱼”与“余”谐音),又叫“一鱼二龙”,有借水得财之意。  一般买卖地儿或住户则仅用猪、羊肉各一方(用沸水一抄即可),馒头三碗,每碗五个,酒三盅(用火燃点),茶水一杯。  此外,凡象征富贵发财,吉庆有余的艺术品如聚宝盆、纸制元宝等,均可供在桌上。以资点缀。  铺户由掌柜的(经理)主持致祭;住户由长辈主持致祭。依次燃烛、拈香、上叩。全体依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肃立十分钟左右,待香烛欲尽时,仍由主祭人率全铺(宅)依次三叩首,即请了香根,将非常年供奉的神纸、除夕接进来的一些财神码儿以及黄钱、千张、元宝等敬神钱粮,一并放到院中钱粮盆内与松木枝、芝麻秸同时焚化,加放鞭炮。  祭罢,全家吃一顿羊肉馅的馄饨,谓之“元宝汤”,以取吉利。饭后,即前往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进香或在家进行娱乐活动。  早  京味打卤面  面条、黄花、木耳、猪肉、香菇  豆浆  苹果  中  北京烤鸭  鸭、春饼、大葱  糖醋圆白菜  圆白菜、柿子椒  花生米拌芹菜  花生米、芹菜  海米白菜汤  虾米、白菜  米饭  橘子  晚  潘鱼  鲤鱼、香菇、虾皮  素焖扁豆  扁豆、冬笋  口蘑焖豆腐  豆腐、口蘑  鲜榨菜丝汤  榨菜、虾皮  二面馒头  玉米面、面粉  牛奶  食谱营养分析: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据说有“初一饺子、初二的面”的说法,固早上吃一顿北京特色的打卤面,中午有特色的“北京烤鸭”及丰富的蔬菜,晚上补充了鱼、豆腐、菌类及蔬菜,早上、中午补充相应份量的水果,晚上加一杯牛奶,一天的饮食多样,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
原來有這樣的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