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倫敦8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科學家發現1種可能導致人類熱愛高葡萄糖食物的大腦機制。科學家說,運用這項研究成果,有朝一日或能更有效地對抗肥胖。
! x0 e8 P7 z% E7 I9 @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透過老鼠實驗發現,1種機制似乎能感測有多少葡萄糖進入大腦。如果機制發現葡萄糖少了,會驅使動物去找尋更多葡萄糖。科學家說,人類偏好甜食與澱粉類食物,可能就是這種機制驅動。
3 v! a% E2 g% `8 m3 S7 b) O 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的構成要素,也是大腦細胞主要能量來源。公仔箱論壇: J8 e8 P1 Q$ h
研究主筆賈迪納(James Gardiner)說:「我們的大腦非常仰賴葡萄糖當能量…但人類演化時一直很難取得葡萄糖,導致我們對高葡萄糖食物難以自拔地喜愛,千方百計地去尋找。」www3.tvboxnow.com; ^' X- V7 B7 r& M: Q$ X) S
研究結果刊於今天出版的「臨床醫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 d4 Y7 U) y5 M, `# N; ]% Nwww3.tvboxnow.com 賈迪納團隊假設,感測肝臟與胰臟中葡萄糖的酵素「葡萄醣激(酉每)」(Glucokinase)可能驅動人類對葡萄糖的渴望,以此為出發點展開研究;而他們在調節食物攝取等多種功能的大腦下視丘內,發現了這種「葡萄醣激(酉每)」。公仔箱論壇3 _; p3 C8 G3 m# p7 a
賈迪納團隊實驗發現,老鼠24小時沒吃東西時,葡萄醣激(酉每)在下視丘調節食慾中樞的活動大幅增加。
, } M4 w4 S: u5 n- D- G" U' v 接著團隊餵老鼠葡萄糖溶液以及牠們平常吃的食物球。研究人員使用病毒增加老鼠下視丘葡萄醣激(酉每)活動時,老鼠會吃比較多葡萄糖;降低葡萄醣激(酉每)活動時,老鼠攝取葡萄糖量隨之減少。
* ?" b1 C- a; n4 V& L 賈迪納認為,或許可以透過改變飲食來降低人類無糖不歡的渴求,而研發針對這種系統作用的藥物,可能有助預防肥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