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否注意過,長期的馬拉松跑者身型都相當纖瘦?醫師表示,長期運動後內分泌改變,成為「少新陳多代謝」體質,身體脂肪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消耗,且長期運動促使肌肉與脂肪比例反轉,肌肉本身就是燃燒脂肪的最佳利器,讓人「連睡都能瘦」。tvb now,tvbnow,bttvb! |9 `- { M4 N6 u8 _' d7 N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若長期觀察馬拉松跑者,他們不僅瘦,在同樣的運動下,消耗的熱量會比一般人更多,主因基礎代謝及內分泌改變。
2 h! q# @- P% \" z7 {% `" ^4 g他說明,非運動狀態下,大腦和器官的運作主要消耗葡萄糖,開始跑步後,血中葡萄糖不到5分鐘就用完,而負責分解成葡萄糖的肝醣10分鐘後也相繼用完,若繼續跑,身體就開始燃燒脂肪酸,而馬拉松跑者身體已適應運動狀態,比一般人更容易動員脂肪組織去消耗能量。
: V( d/ f$ K5 n公仔箱論壇洪建德舉例,像攝取食物後,新陳代謝症者(多為肥胖、腰圍過粗者)血中胰島素越來越高,一直吃卻不運動,讓胰島素增至比標準單位多10倍以上,吃進去的食物不斷儲存卻少代謝;相反地,馬拉松跑者體內全部醣類都少,胰島素分泌隨之極低,運動時把用餐時攝入的能量全都消耗掉,一直處於「用掉能量」的狀態,自然容易保持體態。
9 T1 i" g- D7 J; L k/ [6 btvb now,tvbnow,bttvb診所復健科主任陳易進則表示,肌肉本身就是燃燒脂肪的利器,養成慢跑習慣的人,體脂肪率下降,脂肪量與肌肉量漸漸適度反轉,肌肉質量較多,可讓人體連在休息時都能燃燒脂肪;反觀,泡芙人肌肉質量不多,就容易堆積脂肪。
' v+ C8 b5 D6 o- q5 \tvb now,tvbnow,bttvb然而肌肉與脂肪的百分比並非絕對,陳易進指出,一般體脂肪比原本降5%到10%,減重效果就會明顯出來,但若希望減更低,必須與跑步間隔時間做重量訓練,增加肌肉質量,消耗脂肪速率會跟著變快。tvb now,tvbnow,bttvb& ~/ o) q4 K; s/ w; W) u* A
他提醒,訓練肌肉難、堆積脂肪容易,許多人減重只是數字上的遊戲,體重降低,卻只減了水分及肌肉;而體質養成沒那麼快,減重者可規律性從事慢跑,一周3次,每周距離較上周增加10%,一般運動3個月後能養成習慣,但不一定看出明顯效果,若繼續堅持下去,有望逆轉脂肪和肌肉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