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夏至養生

夏至當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雖然如此,夏至卻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還在繼續積蓄中,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俗稱三伏天的一段日子。
" a8 P( m; u  A6 r#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9 Y; {0 \. e3 L2 I  @6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清代,夏至日是國家放假日,可見朝廷相當重視夏至日,《禮記》中也記載了自然界有關夏至節氣的明顯現象:「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說明一到夏至就可以開始割鹿角,蟬兒開始鳴叫,半夏、木槿2種植物逐漸繁盛開花。從中醫理論講,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首要保護陽氣,着眼於一個「長」字。
6 |% E( ?; a+ q. T. j; e6 uwww3.tvboxnow.com) V; h5 w: v+ }; s: |3 V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d. y. Q! a% w' Q" `! _tvb now,tvbnow,bttvb
# {# N7 f# z3 U2 O心靜自然涼
, E' T! p( V* _: a- [2 D. uwww3.tvboxnow.com
$ P. A, d+ r2 R2 _: F5 [意謂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鬱,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簡單來說即是指「心靜自然涼」。
* a  S* \6 D% ^2 j* g$ |0 n1 y3 W+ ]www3.tvboxnow.com
, y% m0 G; M2 O/ P5 v7 F% R  B4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 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宜用溫水洗澡,因為,溫水沖涼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令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降低肌肉張力,更快地消除疲勞。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直接以冷水沖涼則更易令人着涼生病;睡眠時不宜直接吹風扇,更不宜夜晚露宿於室外。2 S( O: u. _0 A0 d+ g

0 y7 g5 ~3 s8 b$ K& `1 l+ ztvb now,tvbnow,bttvb汗出太過時切勿大量飲冰水,更不能立即淋浴,否則會引致寒濕痹證、黃汗等疾病。www3.tvboxnow.com3 T/ M6 L6 v: b9 P- P% h
www3.tvboxnow.com  h# _3 H& p! h
夏時心火當令,《素問.臧氣法時論》曰:「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瀉之」。就是說藏氣好軟,故以鹹柔軟也。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雖熱但不宜吃冷喝冰,飽腹受寒,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
1 ]% c- _& q7 e8 Swww3.tvboxnow.com0 q0 c3 ^! D$ o( d: C* e. G0 d* H
夏季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要清淡,也不可過食熱性之食物,以免損傷脾胃;宜健脾祛濕為主。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