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自然百科] 就像是一條"船" 貝殼提供浮力章魚乘船遠航


雌性阿格諾章魚身上的白貝殼為其提供了潛水所需的浮力。
   
    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在西元前300年提出,在雌性阿格諾章魚身上發現的易碎的白貝殼,其功能就像是一條船,能夠幫助這種生物在海洋上航行。
   
    生物學家最近指出,這個外殼主要作為一個浮力裝置,能夠讓阿格諾章魚在需要時上升到海面以及下沉到海底。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貝殼起初是用來孵化章魚卵的,它同時也能夠捕獲空氣進而提供浮力——與大多數章魚不同,阿格諾章魚生存於世界各地的熱帶和亞熱帶的海洋表面附近而非海底,並且雌性擁有一個充滿空氣的白色脆殼,也因此被稱為“紙鸚鵡螺”。這種章魚需要控制自身在水中的深度,從而避免被海浪壓碎或被海鳥吃掉。
   
    雄性阿格諾章魚的體積只是雌性阿格諾章魚的1/8,且品質只是後者的1/600,因此並不需要浮力的幫助。每個雄性在其短暫的一生內只交配一次,而雌性可以多次交配。因為雄性尺寸很小並且缺乏與眾不同的外殼,人們一直認為留在雌性外殼背後的雄性殘肢是寄生的蠕蟲。
   
    研究人員注意到,當這種章魚在海面上時,它們會來回搖動外殼以捕捉大量的空氣,然後使用它們的臂將其密封。這樣便讓這種生物在海洋中保持中性的浮力,採取的是與熱氣球在空中停留同樣的方式。
   
    為了證實亞裏士多德的推測,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博物館的Julian Finn博士和Mark Norman博士捕捉了3隻阿格諾章魚,並隨同它們一起潛入水中,之後在附近的Okidomari海港將這些海洋生物釋放。
   
    在這一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當他們在水下倒轉一隻雌性阿格諾章魚,從而使貝殼中的氣泡在水中跑掉後,這些海洋生物開始變得沒有浮力,也就是說如果它們自己不游水便會沉入海底。
   
    然而,一旦這些雌性阿格諾章魚重新遊回海面,便又會讓自己的貝殼中充滿空氣,並再次獲得在水下控制浮力的能力。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卷》網路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有望讓潛水員和潛艇獲得更為先進的浮力系統,此外還能讓人們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態系統以及這些珍貴生物的生存方式。
   
    然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軟體動物學家邁克爾·韋基奧尼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說:“我不知道在海上出現風暴時,它們是如何發揮這個功能的,或許這些章魚根本沒有這個功能。”
(責任編輯:單曉冰)
That would be so called "adaptation" which a living thing will be adjusted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human has a good development in our brains.
1

評分次數

  • dxb

愛是永不止息
大自然無奇不有 善於利用並非人類獨特的專利
1

評分次數

  • dxb

雄性一生內只交配一次,对他们来说会是残忍吗??
多謝分享  還以為貝殼都是沉在海底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