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格陵蘭冰層,竟從底部溶化!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


過去北極與格陵蘭冰原常因為溫度升高傳出冰層融化,不過,現在科學家進一步觀察發現,格陵蘭冰原也因為從地函
傳出的熱能,讓冰原開始出現從底部融化的跡象。

過去北極與格陵蘭冰原常因為溫度升高傳出冰層融化,不過,現在科學家進一步觀察發現,格陵蘭冰原也因為從地函傳出的熱能,讓冰原開始出現從底部融化的跡象,
由於冰原融解對於氣候變遷的判斷相當重要,因此,這項從底部融化的新因素,也引起科學家注意。

根據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科學家指出,這次研究發現冰原(ice sheet )融化的原因,是來自於熱溫度從地函往岩石圈(lithosphere)對流
而且因為格陵蘭冰原覆蓋住地殼,地殼內部的溫度往上方對流,除了造成格陵蘭冰原從底部融解,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融冰現象。

每年格陵蘭流失的冰高達227億噸(gigatonne),按照目前科學家預估每年海平面上升3公分來計算,其中格林蘭的比例就占了25%,約達0.7毫米
科學家已證實模組計算結果與測量結果一致,包括冰原厚度與冰原底部的溫度等數據都沒有誤差,科學家羅哥吉納表示,「從中我們發現格陵蘭冰原融解的原因,
除了從地球內部產生的熱之外,也受到冰期帶來的溫度改變影響。」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科學家將繼續利用電腦模組,結合氣候與冰原關係及熱能,模擬格陵蘭冰原過去300萬年的岩石層,其中包括冰核及地震等數據,
以便深入了解格陵蘭冰原融化的成因。

格陵蘭岩石層成型時間已28億年,厚度約80公里,相對地球其他地區的岩石層,其厚度較薄,過去研究指出,冰原也同樣是全球最老、
厚薄程度不一而變化多端的岩石層,展現了獨特的風貌。

冰原可以反射陽光,幫助地球溫度不會持續升高,而這次研究結果,則讓外界更了解冰原的融解現象的成因,除此之外,科學家也可以建立更正確的氣候模組,
未來將可以更加精準預測溫度變化,對於全球暖化帶來的衝擊,則可以呈現更正確的數據。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網路《Nature Geoscience》期刊。
圖說:圖為東格陵蘭冰原。德國科學家指出,當地冰原融化,除了受溫度影響外,地熱的影響,也讓冰原開始從底部融化。
(photo by christine zenino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


耶誕老公公故鄉 格陵蘭種出草莓了


歐盟禁止格陵蘭捕鯨

話說格陵蘭
格陵蘭 ( 格陵蘭語 : Kalaallit Nunaat , 丹麥語 : Grønland , 英語 : Greenland ,又譯為格林蘭 )面積2,166,086 平方公里 ,大約81%都被冰雪覆蓋。
「格陵蘭」的意思為「綠色土地」,是丹麥王國的海外屬地與王國內的自治體,在2008年的公投後決定逐漸走向獨立之途,並在2009年正式改制,
成為一個內政獨立但外交、國防與財政相關事務仍委由丹麥代管的過渡政體。

格陵蘭全境大部分處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格陵蘭全境大部分處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 隔海峽與冰島和加拿大兩國相望。隔海峽與冰島和加拿大兩國相望。

歷史:
格陵蘭的原住居民究竟何時來到這裡,和為什麼他們要選中這個荒涼的地方居住,這些都已經無人知曉。 在冰島的殖民者於982年來到這裡的時候,

他們發現這裡無人居住。在冰島的殖民者於982年來到這裡的時候,他們發現這裡無人居住。 在島的極南端,冰島人建立了三個據點,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
他們一直堅持下來。在島的極南端,冰島人建立了三個據點,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他們一直堅持下來。

格陵蘭這個名字正是這些斯堪的納維亞人所取。 根據北歐神話史詩薩迦記載, 紅鬍子艾瑞克因為犯謀殺罪而從冰島流亡至此。
艾瑞克一家及其奴隸向西北航行,以探尋傳說存在在那裡的陸地。

當他在島上定居下來後,便給該島取名格陵蘭(意即「綠色的土地」),以吸引更多的移民。 (至少該島南端的峽灣還是多草的。)他的這一妙計果然成功,
最終有約4000名北歐移民移入,並和當地原居民因紐特人和睦相處。

12世紀時,在格陵蘭甚至還建立了一個天主教的主教轄區。 1386年 ,格陵蘭正式歸屬於挪威 ,成為北歐三國卡爾馬聯盟的領土。
在該聯盟瓦解後,格陵蘭又轉屬於丹麥-挪威雙重君主國的統治。

堅持了五百多年以後,北歐人的定居點在15世紀突然消失了,這很可能是因為小冰期引起了普遍的食物匱乏。後來發現的該時期居民的遺骨,都帶有營養不良的特徵。
一封1424年由格陵蘭寄至冰島的信件,是北歐人定居在格陵蘭最後的證據,之後就在沒有任何北歐人定居格陵蘭人的史料。

1814年 ,根據基爾條約 ,挪威被丹麥割讓給瑞典 ,而丹麥重新獲得了格陵蘭的主權。 1931年 ,挪威佔領了當時無人居住的格陵蘭島東部地區,宣稱該地是無主土地 ,
聲稱對其擁有主權。

1933年 ,丹麥和挪威兩國同意將此爭端提交國聯下屬的常設國際法院訟裁,根據仲裁結果,丹麥獲得了格陵蘭島的全部主權。
來自挪威的紅鬍子艾瑞克是有記載最早開發格陵蘭的人,他把該島命名為格陵蘭。在早期的地圖上,格陵蘭也曾被標上Gruntland的名字(意為大地之地)
到底Grunt是Grøn的訛音,還是反過來,至今無人知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格陵蘭和丹麥本土的聯繫,由於1940年 4月9日 納粹德國佔領丹麥而被切斷。格陵蘭通過開採伊維圖特 ( Ivigtût )的冰晶石礦,
設法同美國和加拿大進行貿易,獲得了必需的商品。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

二戰期間在這一地區也發生了小規模的戰鬥。二戰期間在這一地區也發生了小規模的戰鬥。 1943年 ,一名丹麥士兵在該地區陣亡,一年以後,一名德國士兵也戰死該地。

地理:
格陵蘭是世界最大島嶼,屬於大陸島,位於北美洲東北, 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西面隔巴芬灣和戴維斯海峽與加拿大的北極島嶼相望,東邊隔丹麥海峽和冰島對望。
由於面積龐大,格陵蘭常被稱為格陵蘭次大陸 。全島約五分之四地區處於北極圈之內。全島約五分之四地區處於北極圈之內。

格陵蘭是繼南極洲以外, 大陸冰河面積最大的地區。全份地區都被冰帽蓋上,只有島的極北部,和東西兩邊的狹長地帶,由於該等地區的空氣異常乾燥,
難以形成積雪,地表才得以暴露。

亦因為中部地區長期受冰雪蓋壓,故中部地區,若去除雪帽覆蓋後,會比島緣地區低。全島以中部偏東最高海拔 3300米,邊緣地區約平約海拔1000至2000米。
若然將格陵蘭島全部冰雪溶掉,在冰河侵蝕作用的影響下將會呈現群島的狀態。同時海平面會上升7米

格陵蘭地理格陵蘭地理 在1989年至1993年期間,歐洲和美國的氣候研究人員到達格陵蘭島冰帽的高峰,挖掘了一對2英里(約3.2公里)長的冰核 ,去研究其化學成份。
冰核內藏有的空氣是不能去除冰帽的,愈深層的冰核空氣代表該空氣成份是在一個較早的時期的空氣,研究其內容有利於發現遠至100000年前的遠古時期北半球的氣候狀況。

而研究結果是地球的氣候,通常是在一種較長期穩定的氣候,經過突然急速的不穩定變化,轉為另一種長期穩定的氣候。
北大西洋的氣候受格陵蘭東北部沿海的洋流情況影響很深。

動植物:
格陵蘭的植物以苔原植物為主,包括苔草 、 羊鬍子草和地衣 。 一些無冰地區除了一些矮小的樺樹 、 柳樹和榿樹叢外,幾乎無別的樹木生存。
格陵蘭在漫長的冬季沒有太陽( 極夜現象)。

但在夏季由於極晝 24小時的日照,格陵蘭因此迎來了大量來此繁殖的鳥類,許多植物也生長旺盛。儘管許多鳥類在冬季來臨時又飛向南方,但也有些鳥全年都駐足於此,
其中包括雷鳥和小雪巫鳥 。

格陵蘭島是北極熊的家園。其他動物還有狼 、 北極狐 、 北極兔 、 馴鹿和旅鼠等。大批麝牛分布於島北部,其極厚的外皮能保護它們免受冰冷的北極風凍害。
在沿岸水域常見鯨和海豹 。在沿岸 ​​水域常見鯨和海豹 。 鹹水魚有鱈 、 鮭 、 比目魚和大比目魚。


東南海岸


俯瞰山色


南部峽灣風景, 納諾塔利克附近


東部的「Scoresby Sund」是世界上最長的峽灣


圓屋頂雪山


Nuuk海灣


Dunnet Bay海岸的劉寄奴屬植物


海邊的斯科斯比松鎮


Torssukatak Fjord


格陵蘭西部的努納島


大部分格陵蘭的村莊都有自己的教堂,圖為納諾塔利克地區的教堂


格陵蘭航空的波音757,位於坎克爾路斯斯雅克機場


Uummannaq地區的足球運動


烏佩納維克的小學生在開學第一天穿上傳統的服飾上學


格陵蘭地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計較促衝突,與ㄧ人有隙,少ㄧ人空間;與多人不和,空間日蹙,何寬廣之有!
歡迎您蒞臨參與:野生自然生態區車迷討論區
科技在进步,大自然在退步,科技越发达只会让地球升温,冰融化的速度更快而已
1

評分次數

  • eaglelu

不是所有穆斯林是恐怖分子,但是所有恐怖分子是穆斯林
非常赞同楼上所说的,可是在现在的社会,有谁会关心大自然呢?大家都忙着赚钱...
1

評分次數

  • eaglelu

人生有几多个十年 ,最紧要痛快!
別擔心, 地球人總有辦法適應大自然的變化.
1

評分次數

  • eaglelu

点解会甘的啊
大洪水不会真的快来了吧?
1

評分次數

  • eaglelu

從底部開始融化,第一次聽到
好像都是從頂部開始,真是奇聞
1

評分次數

  • eaglelu

根據逐冰之旅這部影片提到,從底部開始融化,許多因素來自落塵,如工業與燃油落塵。
而這些落塵顏色深,容易吸熱,已經造成許多像月球表面坑洞現像。這種現由上而下,直達地表,
慢慢影響最深冰層型態,造成深層冰融化,一旦此一冰層融化了,上緣的冰與下層的地表因融化的水,
造成潤滑作用,加速冰山滑動,使冰層更薄更少,氣候的極端也就在所難免!!
計較促衝突,與ㄧ人有隙,少ㄧ人空間;與多人不和,空間日蹙,何寬廣之有!
歡迎您蒞臨參與:野生自然生態區車迷討論區
沒有辦法.
科技越進步.對自然的傷害越大.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看看人類的取決在哪?
以後地球的主宰大概是魚吧.
1

評分次數

  • eaglelu

科技進步是好的,可是並沒有真惜地球資源,對大自然的傷害越大,對人類的傷害易都越多哦
1

評分次數

  • eaglelu

各為朋友的留言都看了,就像大家說的那樣,科技在進步,對大自然的傷害越來越大,也許,地球最終都會被水閥蓋,也許,地球上的生物會毀滅很多
1

評分次數

  • eaglel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