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求發大豆芽

 ,  描述: 求發大豆芽
有沒人識發大芽菜,好想請教!謝!!
傳統的大豆芽制備工藝與技術要點

  (1)工藝流程 大豆原料→篩選→淘洗→裝料→淋水→育芽→淋水→出菜→切鬚→漂洗→分級→豆芽製品。

  (2)制備容器 制備豆芽的容器大小因產量不同而各異。一般家庭自行制備,用陶盆即可;而商品豆芽的制備產量較大,則適宜用陶缸或水泥缸等。一般來說,在其容器上面要求有淋洗裝置,底部邊沿要留出孔徑為5 cm~6 cm水孔兼通氣孔。容器經過消毒後,用木製或竹製圓塞將孔口塞住,容器內底安裝架篾,即用200 mm×4 mm的竹條設置竹架,架設的竹架應形似懸空的竹簍,其竹條間距離要適當,以不漏大豆,水流動方便為標準。在制備豆芽時,當豆芽長到2 cm~3 cm時,可適當從容器內竹架篾上抽去一些竹條,使竹片間距適當加大,便於進行通風、降溫和淋水。在容器(如水泥缸)過大時,則應對通風、淋水和降溫的竹架進行更為合理的設計和安裝,才能從設施條件上滿足豆芽制備的基本工藝要求。

  (3)精選豆粒 制備豆芽的原料,盡量不要選用隔年的陳料,應選擇當年收穫後的新豆為宜。另外,對有理化或生物性污染的豆類及癟粒、病粒、蟲蝕粒、霉變粒的原料均不宜採用。原料經去雜處理後,其豆類的出芽率較高,出芽快而且整齊,豆芽粗壯,產量高,質量好。特別是用新鮮的小黑豆作為原料時,在原料正常的情況下,基本上能保證全部出芽,而且豆芽的產量比其他豆類都高。精選豆粒時,如果對原料質量要求不嚴格,不僅會降低豆芽制備的產量,而且還會使豆芽的質量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

  (4)浸泡處理 將精選後的豆類原料,經水洗乾淨後放入容器內,再加入適量的水進行浸泡,以利於其發芽。通常浸泡2 h~3 h,即可保證原料豆粒能夠吸足水分。浸泡時間的確定,主要是以溫度的高低為參考因素。溫度高時,浸泡豆粒的時間就可以短一些;溫度低時,浸泡時間應適當延長。浸泡豆粒的溫度一般在10 ℃~28 ℃較為適宜。浸泡初期,豆粒種皮吸水出現皺皮,繼續浸泡至使豆粒吸水膨脹,皺紋消失即可。豆粒浸泡時一定要防止油膩污染,保持清潔衛生。浸泡容器用乾淨材料遮蓋,防止受到日光直射,避免引起豆芽芽胚受到傷害。

  (5)淋水與發芽 將經浸泡後吸足水分的原料豆粒,按生產量的大小,盛放到盆或桶、缸、水泥缸等合適容器內,促使其發芽。在發芽培養期間,注意按時淋水、調溫和通氣,以滿足豆芽在生長過程中對水分、溫度和氧氣的要求。其中淋水次數和時間則根據氣溫而定,氣溫在10 ℃~15 ℃時,每隔8 h淋水1次;氣溫在10 ℃以下時,每隔2 h淋水1次;氣溫在15 ℃以上時,每隔5 h~6 h淋水1次;如果溫度超過26 ℃,則應每隔1.5 h~2 h淋水1次。淋水時,要噴灑均勻。冬季最好使用溫水噴淋,每次淋水後應將水分及時排出,防止豆芽泡水時間過長引起腐爛。大豆芽長至6 cm~8 cm長時即可,最長不超過10 cm。

  豆芽制備中,淋水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原料大豆經浸泡吸水後其胚芽萌發,豆粒內的呼吸作用逐漸增強,同時其釋放出的熱量也逐漸增多,淋水的目的一方面是去除呼吸中產生的二氧化碳並及時散發熱量,另一方面是為豆芽的健壯生長提供新鮮的水分和空氣,使豆芽在萌發和生長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

  (6)切鬚、漂洗、分級和精製 豆芽長好後,即斷水進行後續處理工作。豆芽制備時間過長,其芽尾出現細黃的芽須時,則應切去,並將豆芽沖洗或漂洗乾淨,使之呈現鮮嫩、白潤的正常色澤。

參考資料

http://www.tianyabook.com/menu/menu3180.ht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