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當糖尿病遇上抑鬱症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患者數目數以十萬計,當中不少人也出現抑鬱等情緒困擾。暫時未有研究證實糖尿病與抑鬱症之間的關係,但因要控制病情而產生的憂慮和壓力,則很大機會成為患者的負擔。40歲的黃先生去年身體檢查時發現血糖讀數超越警戒綫,小心飲食之餘,也要開始服用藥物以降低血糖水平。然而,黃先生卻顯得有點鬱鬱寡歡,又少參加朋友聚會。一問之下,原來他覺得自己無病無痛,無理由會有病,而且太太每日都叮囑他要小心飲食,「呢樣唔食得嗰樣又唔食得」,甚至在朋友面前也如是,令他感到很無癮,情緒也變得低落。公仔箱論壇, B; g1 g% h) G- O) t3 P9 n' X' d. ^
研究:糖尿病者抑鬱風險高4 w: z* a$ }( E- k0 p" A
外國有大型分析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抑鬱症的風險較常人高 1.25 倍。而本地一間大學曾進行調查,發現三分一的糖尿病患者出現多項焦慮和抑鬱症狀,而近三成人更覺生無可戀。公仔箱論壇- ]6 y& U' ^# w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陳諾指出,糖尿病與抑鬱症的真正關係仍未清楚,但有不少人同時患有兩種病症,除了某些精神科藥物會引致體重上升而誘發糖尿病之外,相信與兩種疾病都是常見的都市病,而且有一些共同的風險因素,包括不規律的生活、無運動及壓力等等,因此有機會同時患有兩種疾病。
2 r% D" X5 Z" h9 @. ~  p公仔箱論壇 事實上,治療糖尿病需要控制飲食,又要按時服藥和拮手指,而每次覆診也要面對驗血結果,難免令病人感到壓力。4 X/ @  h# Y# |; s/ {* M
情緒差影響血糖控制/ i$ o% z+ H0 R, Q
陳醫生亦稱,臨床上也見到不少病人出現情緒波動,例如睡眠變差、經常感到疲累、食慾不振、多飲咖啡等等,有時是因為病人覺得「突然唔飲得、唔食得」而帶來的影響,也有家人過度緊張其健康而出現爭拗。此外,有些患一型糖尿病的小朋友,可能會因被管控太嚴而出現反抗性的行為問題,所以醫生不僅是開藥,也要了解病人的其他問題,才能有效處理,因為情緒差會影響病情控制,病情反覆又加添壓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c5 V5 ^1 \/ C3 W- d$ S3 Z6 x$ b8 [
他說,要有效治療糖尿病,首先要病人接受患病的事實:「明明無病無痛,突然要食藥,好多人都接受不了。」但若病人不接受自己患病,要他們吃藥便很難。而當病人接受自己患病後,就要去了解及學習控制糖尿病,改變飲食習慣之餘,很多時都需要用藥幫助。如果病情受控,病人也會較輕鬆。
% Q- P) U" s/ I隱形殺手要及早提防公仔箱論壇- x* ^7 a( p2 s- m7 _7 s. Y
都市人愛吃但不運動,導致肥胖人口不斷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因此而不斷上升,估計現時約有百分之十二的人患有糖尿病,即每 8 個人就有一人患病。4 }3 M( Q/ R% B& d. l2 {; s+ S# h
陳醫生表示,糖尿病不會引起明顯病徵,可說是「無聲的殺手」,以致有近半數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病,有些可能要出現併發症入院才發覺問題存在;也因為病人不痛不癢,所以很多時都會低估糖尿病的嚴重性。他建議市民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潛藏的疾病。
. K" f( D- j/ D& ^% p----------------------------------
& z' g* D) A& q5 Q口服藥還是打針?
3 g1 [2 |7 ]. W, _9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控制糖尿病不但要控制飲食,也要用藥幫助降低血糖讀數。藥物有口服藥及針劑兩種,前者可以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後者則直接補充胰島素,惟很多人都抗拒打針。
& r, p( X( p2 [3 X% ^% k& ?www3.tvboxnow.com 陳諾醫生指出,選用哪一種藥物要視乎情況而定,假如血糖上升是源於胰臟功能出障礙,細胞突然停止運作,這時用口服藥物會難以收效,需要使用針劑藥物幫助;同時,糖尿病的形成涉及多個的機能運作問題,因此有時單靠一種口服藥未必能收效,而是要使用多種藥物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Physical health is integral to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can also leads to physical illnes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