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自殺率回升到疫情前!禍首指向3原因,1隱藏族群也攀升。據衛福部111年10大死因統計,年輕人及年長者自殺死亡率均回升至COVD-19疫情前,心健司長陳亮妤分析青少年自殺增加原因,可能與家庭因素、網路使用情形、精神共病有關。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今天公布10大死因統計,民國111年死亡人數計20萬8438人,較110年增加2萬4266人、13.2%,主要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www3.tvboxnow.com* J/ K4 x! M- E; O- H
據統計,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893.8人,增加13.9%;以世界衛生組織(WHO)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的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443.9人,增加9.5%。公仔箱論壇) N% l; t' X0 ?- r5 w
衛福部統計處科長呂淑君簡報指出,癌症已連續41年居10大死因首位,0到14歲、45到64歲、65歲以上高齡者,事故傷害死亡均以跌倒(落)排名第2,須提防幼兒及高齡者跌倒(落)風險。3 ^( r5 D9 l6 \$ @2 L! p5 y( Q
值得注意是,自殺死亡率雖然排第12名,較前年往後1個名次,但15到24歲及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分別為每10萬人10.7人、每10萬人28.4人,均回到COVID-19疫情前的水平,須持續關注年輕族群及年長者自殺問題。
& N o8 T( J# Hwww3.tvboxnow.com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全球15至24歲年輕族群自殺幅度,自104年起逐漸增加,目前就世界各國數據方面,台灣略低於美國、加拿大、紐西蘭、韓國、日本等國,但與英國相比仍有待加強,且全球均以年輕女性比例高於同年齡層男性。www3.tvboxnow.com& V: u, p' f, c; n1 e8 P! q0 z
陳亮妤提到,已知網路使用是增加年輕人自殺的風險因子之一,但究竟是使用了哪些內容,仍有待後續分析,而國際研究也發現,若青少年族群父母離異、家庭糾紛等,可能增加自殺風險,第2則是精神科共病如憂鬱、焦慮、其他飲食疾患等,也會讓自殺意念上升。
2 }3 o5 T' B4 G, E/ {公仔箱論壇自殺防治學會常務理事周煌智告訴中央社記者,雖然目前沒有足夠證據,但推測現在青少年的一些偏差行為,可能是因為家庭問題、酒藥癮如新興毒品等,都會讓青少年誤入歧途,進而產生情緒障礙,一時衝動輕生。# \# J+ [0 J7 ?# N; ^( |+ ~
周煌智進一步指出,青少年死前往往有情緒問題,又以憂鬱症最多,然而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研判應該是有間接壓力源,就目前所呈現的社會現象,包括家庭暴力、性侵害、毒品、兩性關係等,仍有待分析相關統計數據,才能聚焦。
. x' b0 @0 e" j* u公仔箱論壇為了降低年輕族群自殺率,陳亮妤提到,心健司已於3月和全台22縣市開會,建立校園通報至衛生局轉介流程,也與澳洲洽談引進「精神健康急救包」,即教導民眾如何察覺身邊的人心理健康有狀況、正在呼救、又如何予以協助;另會就死因進行分析,預計明年會有更清楚原因與國人報告。(編輯:陳清芳)1120612% O4 N0 a+ A1 y8 R9 l6 A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1 q: c; c; C5 r7 F, A6 ^8 ]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