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errurier 於 2014-9-29 10:04 P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 S5 f% }0 h- B2 [- C
: k2 B. X7 r3 |/ k) B! Y$ S" i$ A
指學生佔政總缺理性對話環境 梁斥違法行為脅逼中央難得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7 R* O' ?* ^) U, a) y
tvb now,tvbnow,bttvb# F' J/ J- b. G. K2 f# h
D. Q; U( x- y; h
1 d" K6 k: {: J: N8 y4 S0 _; Gtvb now,tvbnow,bttvb 3 D2 g) [/ ]" k7 Z"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3 ~: k- W, D( z, p! w- w6 i, ]
佔中終於發生,特首梁振英、負責政改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保安工作的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警務處處長曾偉雄,28日下午舉行聯合記者會。梁振英在會上多次表示,反對以脅逼手法,逼使人大常委會撤回政改決定。他強調要守法表達意見,並絕對信任警方的專業判斷;他沒有正面回應,自己拒絕與學生見面是否引致大批示威者出動的原因,指大家都看到學生闖入政總,不是一個理性對話的環境。 Z: h* c( f% W q* N1 H6 S" ]$ U
& W7 U2 }, }3 I3 Q+ Y
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昨日亦發聲明,對「佔中」行動造成的混亂表示遺憾,並理解及支持警方有需要果斷執法、盡快恢復公眾秩序,以免影響明日的上班等正常活動。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亦呼籲市民切勿參與違法活動,應以理性、和平的方式表達訴求。而九龍社團聯會亦發聲明,譴責暴力衝擊政總,反對違法「佔中」。
; [1 \9 S0 s/ Z; g1 j"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7 a1 B% Y4 Z. \/ N/ x
撰文指佔中手段違法tvb now,tvbnow,bttvb& l' N1 T3 p* t i
) R* p5 U. D2 E梁振英昨日在美國有新聞網撰文表示,激進的情緒只會令政改原地踏步,希望各方理性辯論政改;而他昨日在記者會上,多次表示「佔中」是以違法手段,癱瘓香港核心地區運作,以達到脅逼中央和特區政府的行動。這不是一般市民意見表達的方式,而是違法的脅逼行為。
8 e' x- p8 G5 i6 h3 [3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G% ]: r i- X
人大常委會決定,比現有一千二百人選委會選特首民主,已是相當大的跨越,《基本法》亦沒有講到,今次的政改是唯一的一次。他及特區政府都無權要求人大常委會撤回對特區政改的決定。梁振英又稱,一直十分願意聽社會各方聲音,社會都會對政改問題有不同看法,這是可預期的,但無論支持或反對,都要以理性、和平、非暴力方式表達。
: k' j3 S! H$ Q& o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o: Y. s, S8 _ y& z/ T% b5 c
梁振英兩年前競選特首時,曾被對手唐英年指,他曾說過香港終有一日要出動防暴隊對付示威者,昨日有記者問到,梁當時稱自己沒說過,究竟是當天在說謊,還是今天回心轉意。梁稱,自己兩年已就這件事說了很多,香港警察的調動是完全根據情況需要,他重申特區政府絕對信任警方專業判斷、訓練和水平。
2 m/ z8 J" ^) A) O, y7 u, g- i2 xtvb now,tvbnow,bttvb
2 h, b+ @4 x5 e1 F$ C$ B. q5 o8 w3 q信任警方有專業判斷
5 M9 v ~6 d; G& @ tvb now,tvbnow,bttvb4 H4 ^6 P4 H" J. c- Y8 _3 T! |; K
至於是否因為他不願與學生見面,以及在政府總部加上欄杆,才導致今天局面。梁振英強調,自己願意聆聽不同意見,但就如他上周二在行會開會前,都想聆聽市民訴求,但「當時有一群同學,拉起鐵馬衝出來,造成混亂的場面,大家在報章的圖片上和在電視台的畫面上都看到」,他不認為這環境能讓大家理性對話。而政治總部外加欄杆,梁振英指是因為政總旁的立法會,在六月六日及六月十三日都被嚴重衝擊,「這個大家在過去三幾個月的時間,都不停在電視畫面看到。」
" b$ F1 M5 G6 A0 t# p7 N- G, ~! x r6 a0 g5 l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則稱,她在大學年代亦有參與社運,她認同大學生關心對時事表達看法,但認為必須合法、和平、理性。林鄭月娥呼籲,學生表達時不要傷害自己,亦不要傷害關心自己的父母、教師和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