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硬體動態] 大尺寸會是什麼樣12英寸iPad Pro之我見



為什麼蘋果可能會推iPad Pro
iPad系列到底會不會推出大屏幕版本——iPad Pro(也有稱iPad Plus),這個話題今年已經被各大媒體翻來覆去炒過了多少遍了,真正追溯起來,似乎是從2011年iPad 2推出的時候就開始被提及,從今年開始愈演愈烈的。那麼iPad Pro會不會成為蘋果的一個新選擇呢?如果會出現,它到底會是什麼樣?是否能引起平板市場新的一輪革命?且看筆者接下來的分析。

在上個月的iPad Air 2和iPad mini 3發布之後,蘋果沒有放出關於更大尺寸iPad的任何消息,但是大家顯然並不願意就這樣放過蘋果,依然堅持不懈的暢想著iPad Pro的各種樣子,有說是13英寸(12.9英寸),也有說是12英寸(12.2英寸)。著名的分析師郭明池還在報告中宣稱iPad Pro由於技術、供貨以及組裝等各方面原因,要推遲到明年第二季度發布。說實話,我不知道郭先生是怎麼推測出來的,我甚至搞不明白一個證券分析師為什麼要來搶我們編輯的活兒,搞什麼預測,關於他曾經都預測過什麼,又有哪些真正兌現過,大家不妨查閱一下,這裡我就不再贅述了。

為什麼iPad Pro會“來”?
大部分人會認為,現在新推出的iPad已經勾不起人們購買的慾望了,甚至不斷有iPad銷量下滑的報表,或者不樂觀的銷量預期公佈出來,而像Surface Pro 3、三星Note Pro這些尺寸超過10英寸的平板設備給了人們一個新的想像空間,認為這件事也應該發生在iPad身上,於是,iPad Pro“來”了。

其實不難發現,蘋果在喬布斯去世後並沒有再推出任何具有顛覆性創新的產品。那麼什麼才是創新?我認為不過是一種變相的拿來主義,即便是iPhone的出現, 甚至是iPhone 4/4s這兩個被奉為喬布斯時代的經典作品,也只是把現有的東西通過一種令人舒適、給人以優秀體驗的形式組合到了一個手機上。喬布斯沒有發明電容屏,沒有發明智能手機,但是卻讓人們現在一談到智能手機,都會第一個想到iPhone。在iPhone成功以後,先是安卓手機模仿iPhone,然後是越來越快的CPU,越來越大的內存,越來越大的屏幕,再然後蘋果又回過頭來學安卓,把iPhone的屏幕也搞大了。在這段時間裡,大家還一起將平板變得越來越輕,越來越薄,一如筆記本電腦近年的發展一樣。

喬布斯曾經在2007年AllThingsD D5大會上和比爾蓋茨一起提到了post-PC(後PC時代),認為iOS設備不會像PC那樣大而全,而是聚焦於某些特定功能。但從實際發展來看,智能手機系統(包括平板)卻是在將PC軟件移動化,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它在同時也增加了一些PC端沒有普及的屬性,比如NFC,Healthkit等一些相對更適用於移動端的產品。

尤其在將PC軟件移動化這一方面,微軟似乎做的更徹底一些,他們希望藉助於其在桌面級PC市場近乎壟斷的地位,通過讓平板與PC採用同樣的操作系統的方式來進軍智能平板市場。平板,應該是PC的去鍵盤化產品(各設備無縫連接),不管微軟是否承認,但確實是在這麼做的。而蘋果卻一直堅持著平板就是平板,雖然操作系統與iPhone一樣同為iOS,但不允許iPad支持傳統的手機通話(除了第一代的3G版iPad可以通過軟件實現),讓它看上去更像是iPod touch的放大版。

科技類媒體總是非常樂於助人的,在不能為蘋果找到其他的出路的時候就開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來,認為蘋果應該向微軟學習了。當然,微軟,蘋果,還有很多專業人士會有更加權威的邏輯推理和事實根據,但不管怎樣說,我們現在可以假設,更大尺寸的iPad Pro也許真的要來了。

蘋果iPad Pro到底會是什麼樣?
首先是硬件配置,既然iPad Pro要來,Touch ID和視網膜屏幕總是必須要有的,對於一款屏幕超過10英寸的設備來說,分辨率至少要達到iPad Air 2的級別(2048×1536) ,在這一方面,應該不會有人認為iPad會出一個只有1080P分辨率的低端版本了。

處理器方面,總是也要和iPad Air 2比一下的,至少也​​得是A8X,憑藉64位的架構和30億個20nm晶體管,這樣的性能足夠傲視當前的主流平板。當然,也可能會有朋友覺得,為什麼蘋果不考慮Intel的酷睿系列呢,這個並不是沒有可能,但在蘋果之前的手機或者平板設備中沒有先例,而且也會涉及到是運行iOS系統還是OS X桌面系統的兩難抉擇。而我依然認為使用現行iPad處理器系列的概率大些,比如A8X或者將來的A9。

至於存儲方面,鑑於64位的處理器理論上可以支持高達1800萬TB內存,再加上之前設備配備的1GB內存一直被高通嘲笑為“殺雞用牛刀”,iPad Pro至少會是2GB內存起步,甚至有可能是3GB或者4GB。機身閃存容量上,iPad Pro至少也應該是64GB起步了,如果再推出16GB版本還不讓自行擴展,我想消費者肯定不會乖乖買賬的。

還有消息稱,iPad Pro會在頂端和低端分別設計一個揚聲器,以提升立體聲的效果。而關於觸控筆,目前並沒有太多消息放出,不過筆者以為應該會有的,可以為書寫和畫圖帶來很多方便。

其次便是iPad Pro會用什麼操作系統了。作為一個產品的靈魂,操作系統無疑是影響用戶體驗結果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在這方面,蘋果的選擇無非是iOS和OS X。除了用戶的交互方式,操作系統的選擇還直接影響了產品的最終定位:是傳統的娛樂為主還是改為辦公為主。不否認,iOS系統擁有一些辦公應用,並且在國外也存在一些數量的人們在平時會採用iPad進行辦公,包括收發郵件,文檔或圖片編輯,甚至是影片的剪輯。但在短時間內,使用iOS設備辦公很難流行起來,至少在我國國內不太容易實現。所以,操作系統的選擇最終將是由產品的定位來決定的。蘋果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曾經在採訪中表示,OS X和iOS交互不同的原因並不是其中一個在另一個之後出現,因而前者舊,後者新, 它們之所以不同,真正原因在於一個為使用鼠標和鍵盤優化,另一個則專注於手指觸控。

如果是娛樂為主,運行iOS,一款大到12英寸的iPad,已經失去了作為一個隨身娛樂設備的最重要的特性——便攜,我不認為拿著一個這麼大尺寸的設備在路上看電影、玩遊戲會是一個愉快舒適的體驗,相對來說,如果它真的存在的話,我更願意選一個相對的固定的環境來享受它所能帶給我的快樂,在家裡,或者在公司。而在相對固定的環境裡,我們又似乎可以有更好的選擇——筆記本電腦,除了娛樂之外,還可以兼顧辦公。從這個角度來說,似乎採用可以兼顧辦公的OS X更合理些。

那麼如果採用OS X定位於辦公兼顧娛樂呢?從硬件上來說,現有的平板配置可以運行Windows 8,那應該同樣也可以運行蘋果OS X,從內核的執行效率來說,還有可能較運行Windows更流暢。而為了照顧辦公的需要,鼠標和鍵盤是可以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的設備,在輸入設備裡效率相對更高一些。蘋果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曾經在採訪中指著一台MacBook Air說到,30年來,鼠標和鍵盤都是最好的(相對於PC的交互)。而配套鍵盤將使得iPad成為類似於Windows PC/平板二合一產品的存在,既有可能和13英寸MacBook Air產生市場定位上的衝突,也與蘋果最初對iPad和Mac的定位相悖。

Tips: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曾經在發布第二代MacBook時這樣評論觸摸屏筆記本,“我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現這並不好用,觸摸屏不喜歡被直立起來。”

蘋果現任CEO庫克在提及PC/平板二合一的產品以及兼容這些設備的Windows 8時說到,“你可以將烤箱和冰箱融合到一起,但這些產品不會讓用戶滿意。”而Windows 8市場的慘淡也從側面反應了這個問題。

庫克還曾在發布會上這樣嘲笑對手,“我們的競爭對手迷迷糊糊,他們忙著把平板變成PC,把PC變成平板。誰知道他們下一步還會幹些什麼呢?”

綜合以上信息,尤其是蘋果各高層的言論,我認為,iPad Pro會採用iOS操作系統(如果真的會有iPad Pro),在以娛樂為主的前提下,兼顧多任務辦公,畢竟打臉這種事兒還是不太被希望出現的。

iPad Pro是疲於應對還是後發製人與同類產品對比
與微軟推出Surface Pro 3的專注辦公兼顧娛樂相比,運行iOS的iPad Pro則是專注於娛樂而兼顧辦公,這個特性是由各自搭載的操作系統決定的。Surface Pro 3由於運行的是時下幾乎處於壟斷地位的Windows,可以與眾多PC平台無縫對接,接駁鍵盤後與筆記本產品一般無二。而iOS產品主要針對觸控進行了優化,即便可以接駁鍵盤,也只是為了滿足特殊情況下的短時間大量文字輸入。同樣是用來辦公,iPad Pro的程序也會是相對大量需要觸控操作的應用。一個是PC產品的去鍵盤化衍生物,一個是觸控智能設備的放大版(或者也可簡單認為是智能手機的放大版), 其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相對來說,作為安卓平板中的佼佼者,三星的Galaxy Note Pro與我們假想的iPad Pro就非常接近,其原型同為智能手機,或者說是觸控智能設備。因為各自採用了和原型設備相同的操作系統,不同處僅在於不同的應用生態系統,所以兩者的競爭才是最大最激烈的,一如三星手機之於iPhone。誰能在將來的大尺寸平板市場中掙得更多的擁護者,就要看其交互體驗和產品定位了。

總結:
說了這麼多,其實歸納下來無非以下幾點:
  1.蘋果有可能會推出iPad Pro,但還未到非出不可的地步。

  2.如果真的會有iPad Pro,其硬件配置肯定不會低於iPad Air 2,而且很有可能提升很大。

  3.如果真的會有iPad Pro,其操作系統很可能會沿用iOS,以大屏娛樂為主,兼顧辦公。

當然這些只是我們根據目前各方面消息得到的務實版猜測,如果蘋果最後出的iPad Pro真和我們的猜測出入不大,那也太不符合蘋果的企業風格。雖然這些年來蘋果少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但不代表它不會憋大招。我們永遠不要小看蘋果的產品設計和創新能力就對了。

如果要推出OS X版超大屏iPad Pro,那也極有可能是Mac產品線的,何況蘋果高級產品經理已經明確表示未來幾年內,OS X系統都不會支持觸控操作,所以這一假設已經不成立。我們也完全不用去考慮12英寸或更大尺寸的iPad Pro會對MacBook產品線形成衝擊,因為IOS和OS X並沒有實際的可比性,搭載兩種系統的設備都有著各自明確的分工。

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現在的IOS系統還不支持多任務分屏操作,而Surface Pro 3和三星的Galaxy Note Pro卻拿著這個當賣點,蘋果會不會在iPad Pro上開啟IOS的多屏、多任務操作時代,又或者拿出一套完全有別於微軟和三星的解決方法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