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研究發現:古巴比倫人竟已使用微積分(圖)


1 f4 @/ u- ?" f& \2 Y8 ?6 Ptvb now,tvbnow,bttvb
0 n% S; ^: Q7 u- _2 L公仔箱論壇研究發現:公元前350年古巴比倫人已使用微積分。
& X0 g4 l7 i$ v3 N

9 y( L6 B! x/ j6 S1 Q( `" K+ x
公仔箱論壇, g, w7 Y" j3 L3 b. c: p& T9 p
“微積分”,對於大多數人求學的歷程來說,可以說是非常棘手的項目。但現在有最新研究發現,德國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科學家馬修‧奧森德萊福(Mathieu Ossendrijver)破解巴比倫楔形文字板內容,發現當時巴比倫人已經使用微積分了。
: t8 H4 o. d' d- L1 }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k$ R: c4 K4 |  T, a

& \4 q9 L/ u. C$ D根據《自然》(Nature)報導,微積分的最早出現的時間,一般人都認為是14世紀由牛津和巴黎的學者最先使用,主要是利用曲線來跟踪移動物體的位置和速度。德國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科學家馬修‧奧森德萊福(Mathieu Ossendrijver)破解巴比倫楔形文字板內容,發現早在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50年左右,古巴比倫人就已經使用幾何學來計算太陽系的運動。
5 Y) b: O- _: M$ }( D+ i8 U: ntvb now,tvbnow,bttvb! i, K$ O- e2 F: A

, g( ]' I! ?8 T2 q過去科學家認為,巴比倫人僅知道代數概念,但從楔形文字板的內容髮現,那時候的科學家竟然會用幾何學來進行天文觀測,計算太陽系中星體的位置;奧森德萊福根據楔形文字板出現的時間是在公元前350年至50年,因此推測當時的天文學家利用幾何學計算太陽系星體的運動,足足比歐洲科學家早了至少1400至1700年。
$ M0 i! g: F9 G, p: G* d3 D$ }
# j  J% Z; H- [1 a5 g6 w; o*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 now,tvbnow,bttvb% l/ H3 p$ n, }
奧森德萊福在發表論文時提到,破解巴比倫人的楔形文字板內容,發現早在1千多年前的天文學家已經可以計算空間和時間中的大型物體位置,甚至還用在占星學。
: C( ~. i% E% ?& y4 c  y" d7 [) j! ftvb now,tvbnow,bttvbwww3.tvboxnow.com4 j" Y( x9 X# |  K9 l) q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