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釐清‧根治常見足病

腳部出現厚繭或雞眼,不少人認為並非嚴重健康問題,或會自行塗藥處理,甚至忽略,但是嚴重厚繭或雞眼有機會帶來痛楚,影響走路和日常生活。足病診療師詳細剖析厚繭和雞眼出現的成因、正確的日常護理及治療方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p' O  U# r9 Y
  腳部厚繭和雞眼的形成,是源於皮膚長期受外來壓力而引致。因為身體有自我保護機制,受壓的位置會自然增生厚皮和角質層變厚,通常在腳踭、腳趾關節或腳與鞋子摩擦的位置出現。6 {" Q! C; Q1 r0 F/ h& Z
  養和醫院足病診療師鍾雪玲說:「厚繭是因為腳掌長期摩擦而形成,一般面積較大,視乎受壓的範圍而定,而雞眼則是由於腳掌某一小處長期直接受壓而導致,一般範圍較集中亦較深入皮膚。常見如一個圓錐體,中心位置呈白色或透明點狀,外表與雞的眼睛相似,因而稱為『雞眼』。常見令厚繭、雞眼形成的原因,包括鞋子過窄『夾腳』,導致腳掌或腳趾旁邊皮膚與鞋身摩擦而受損。部分人士因腳形問題,例如爪狀趾或拇趾外翻,凸出的關節表面有較大機會出現厚繭或雞眼。還有部分人因步姿問題,走路時腳掌的壓力分布不均,令腳掌某處長期受壓,都有機會導致厚繭或雞眼。」
! R$ i  `% t2 A4 b! s公仔箱論壇  一般厚繭或雞眼只是皮膚增生,對健康並無大礙,但若果增生情況影響患者日常生活或走路,便需要接受治療。鍾雪玲說:「如果出現厚繭或雞眼,建議可從足部日常護理着手,例如每天雙腳浸溫水十至十五分鐘,然後用浮石輕力順時針方向摩擦,令其變得平滑,最後塗上護膚膏即可。若出現傷口或影響走路,便要求診,尋求足病診療師作進一步的護理。患上疣的患者不用過分擔心,它並不會演變成其他健康問題,但由於疣有傳染和擴散風險,所以最好還是盡快求診作合適治療。」
1 C* Y7 N+ L5 }, l&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治療方面,足病診療師首先會診斷厚繭、雞眼或疣的成因,例如是腳形、鞋子或步姿的問題,令患者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
, {; w: E8 g4 l: k3 \/ W8 ~9 R公仔箱論壇  若需要將厚繭與雞眼削薄,足病診療師會使用無菌的手術刀處理,也可以用藥物幫助控制角質層增生問題。針對厚繭與雞眼出現的位置,可度身訂造一些軟墊或鞋墊,幫助患者減輕患處的壓力,讓足底壓力可平均分布。疣的治療方法與厚繭或雞眼相似,同樣先令患處變薄,然後透過藥物、冷凍治療或激光治療,將疣除去。公仔箱論壇5 l6 r% O3 u# _3 p) Z& b4 u1 h
  除了厚繭和雞眼,腳部還有機會出現疣。鍾雪玲指出,疣並非因壓力或摩擦而形成,而是由於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導致。當HPV病毒入侵腳部後,會令皮膚表皮細胞增生而變厚,外觀上與厚繭或雞眼相似。
4 J5 M5 S  H! c0 r9 z2 @  她說:「由於疣不是因壓力或摩擦導致,所以並沒有特定的生長位置,而且疣有機會擴散,導致疣的數量變多或範圍變大,同時由於疣會令皮膚下的血管增生,導致該部分較容易出血,仔細觀察時有機會發現疣下有黑色點狀。預防疣的最佳方法是時刻保持雙腳衞生,在公眾場所盡量不要赤腳,避免共用鞋和毛布,減低感染風險。」# _; k6 F, f+ m3 J% q9 N  p
  面對厚繭或雞眼,部分患者會選擇自行處理,但鍾雪玲指出,若果不針對成因,其實是「治標不治本」。她說:「部分人會自行用利器削厚繭或挑雞眼,但由於工具大多未經消毒,容易造成細菌感染,而且處理不當有機會受傷,所以不建議自行處理。」www3.tvboxnow.com4 {5 M* M+ H& r6 _! z
  部分患者或會選用雞眼藥水或膠布,鍾雪玲強調,最好先諮詢足病診療師的意見才使用。因其成分主要是水楊酸,而坊間售賣的藥水濃度不一,膠布亦有不同大小,若果患者選用不當,有機會令厚繭或雞眼旁邊正常的皮膚被灼傷。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