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下肢深層靜脈栓塞未治 恐釀肺栓塞

70多歲周林阿嬤因膝蓋退化疼痛,近幾年不太喜歡走動,長時間坐在輪椅上,有一天家人發現阿嬤的右腿從小腿至大腿腫起來,一摸就痛,趕緊送醫,經診斷為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經用藥治療後,腫脹部位很快消掉,再配合復健與膝關節手術,阿嬤逐漸恢復原本的生活
* O, r. J: B9 `* M; Z6 i% u9 q公仔箱論壇  o3 k7 C9 S5 Z0 O5 i5 P  @2 Q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睦翔指出,隨著年紀增長,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機會逐年升高,但並不限老人家會發生,只要有危險因子存在,不管什麼年齡,都有可能會發生深層靜脈阻塞。若沒有及時治療,一旦血栓越生越多,跑到肺部就有可能演變成致命性的「肺動脈栓塞症」。即使撐過危險期,若未能好好治療,也可能出現長期栓塞症候群併發症。
7 h6 o1 Y- J( G+ V: |: Q" xwww3.tvboxnow.com
1 u  @, S- Z  l! v* N( Q2 |2 A5 Uwww3.tvboxnow.com台灣每年約有3~4千人會發生深層靜脈栓塞,常見的臨床表現多為單側的肢體(或不對稱)逐漸性腫脹、酸麻、觸痛、疼痛等·主要的致病原因為形成血栓堵住靜脈之回流,滯留在肢體導致腫脹。常見的危險因子包含年齡、開刀或創傷、活動性癌症、缺乏足夠的身體活動,如長期臥床、搭長程飛機、或易生成血栓的特殊體質。
0 \/ P$ o" s5 B+ ~5 C% Ztvb now,tvbnow,bttvb
; R" |9 L7 v" O" X'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黃醫師強調,若靜脈栓塞發生部位是身體較高的位置,且時間未超過三個禮拜,或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彰時,就應該考慮導管輔助溶栓治療,以強化消除血栓,減少嚴重併發症產生;民眾下肢腫麻痛應立即就醫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治療。        
$ ~, I" i$ I$ C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R  J- V4 I2 B2 W! `/ K! _5 E
台灣新生報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