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人手機平板不離手,衞生署調查顯示,港童首次接觸平板的年齡中位數是16個月大,而港童港青長時間上網的比例近年明顯趨升。有專家指父母不適當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可致罹患過度活躍症。
9 r( b6 _$ Y% B, ^2 h3 y, |tvb now,tvbnow,bttvb衞生署昨就有關過度使用互聯網及電子產品對健康影響舉行研討會,署長陳漢儀致辭時表示,今年本港流動電話的滲透率達228.1%,屬全球最高比率地區之一;住戶寬頻普及率亦佔約8成半。署方2013至2014年統計數字指,學前兒童開始接觸電腦及平板的年齡中位數,分別為2歲及16個月。公仔箱論壇- u( b' ^7 W8 N' [% U, ?
統計處數字顯示,10至14歲兒童每周使用20至50小時互聯網的比例,由2003年的16.3%,增至前年的37.5%;15至24歲的年輕人的相關比例則由2003年的32.3%,升至前年的逾半。公仔箱論壇& ]/ R m+ s7 X. W1 C+ z/ \' h
過量使用 可致患過度活躍
3 e& z4 i: V* [- L& w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栢強稱,港大4至5年前根據本港貧窮及富有地區,透過學校挑選600至700名學前兒童,展開追蹤性對列調查,研究使用電子產品對其成長影響,初步懷疑若家長無適當控制小童在電子產品的使用量,而令小童過量使用,或導致他們患上過度活躍症。
( S+ [6 I# y9 m+ r4 Qtvb now,tvbnow,bttvb葉又指,小朋友在幼稚園期間過早接觸互聯網或電子產品,或會引致睡眠不足及影響睡眠質素;在小學及中學時中文和數學科成績較差;行為及社交關係亦出現問題等。
9 ^& x" H& t ~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學生健康服務)鍾偉雄補充,港人使用互聯網及電子產品的數量日增,且有年輕化迹象,情況與外國不相伯仲。隨着科技發展,全球就小孩使用電子產品的適當時間表所訂下的界綫愈來愈模糊,提醒家長提供電子產品予小孩玩時,忌忽略其他體能發展,亦不建議家長在小朋友鬧情緒時,以電子產品作「電子奶嘴」安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