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份最新研究,老鼠實驗發現,協助消化食物、製造維生素與胺基酸的腸道內細菌,可能還有助於減肥;瘦子與胖子的腸道細菌,能導致老鼠減肥或增重,意味瘦子的腸道內細菌,未來或許能用於治療病態肥胖(obesity)。此一研究結果5日發表於科學期刊。
, L/ V( |8 O# B% g* S老鼠實驗可行 但有專家不認同
+ U4 W }. B8 d6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 h( w' }2 B6 O. c' @/ Y' F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一系列實驗證實,瘦子與胖子的腸道內的不同細菌,能讓老鼠減肥或增重,為打擊病態肥胖的新療法鋪路,即可藉由改變人體腸道內的細菌類型與數量來減肥或增重。但未參與該研究的病態肥胖專家、哈佛大學醫學院院長富萊爾在對此研究結果表示「很驚人」之餘,並不認為很快就能利用移植排泄物幫人減肥,畢竟只做過老鼠實驗。
1 ^' c% ? b- j& ^* ~7 M1 Jwww3.tvboxnow.com
1 U" r+ O" E* g" Q) _+ i3 m; Q+ f公仔箱論壇這支由高登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找來4對雙胞胎女性,每一對女雙胞胎都是有人病態肥胖,另一人維持健康體重。研究人員蒐集所有受試女性的排泄物,這些排泄物上都帶有腸道微生物。接下來,研究人員把這些排泄物的腸道微生物移植到老鼠身上並進行觀察,結果發現,被移植瘦女腸道微生物的老鼠依然苗條,但被移植肥女腸道微生物的老鼠卻變肥。檢驗顯示,一種叫做Bacteroides的腸道微生物,在瘦女的腸道內特別多,能讓老鼠不發胖。# G+ j6 q0 ?! J7 y: C: W3 j% w8 g
8 R5 k1 [! {/ w7 H) W; a5 owww3.tvboxnow.com在後續實驗中,接受瘦女腸道微生物的老鼠,與接受肥女腸道微生物的老鼠被關在同一個籠子裡。由於老鼠互吃排泄物的癖好,混居可讓這兩種老鼠的肥瘦女腸道微生物混合在一起。結果肥鼠在同籠混居10天後開始變瘦,但僅發生在被餵食高纖、低飽和脂肪之健康飼料的情況下。一旦飲食改為高脂肪、低纖時,肥鼠就會繼續肥下去。
6 F' M7 i: o4 _8 i/ W5 q) x5 n0 F) ?+ m$ A" [! P
科學家認為,健康飲食讓「好的」微生物能在老鼠腸道內大量繁殖,甚至改善肥鼠的病態肥胖;但典型的高脂低纖的西式飲食阻撓此一效果,足以解釋為何在美國與西方世界各地沒有所謂的「纖瘦流行病」。高登說,此一發現能引領食物與治療病態肥胖之新療法的發展,即改變腸道內的微生物的組合;未來食物的營養價值與效果會大幅考慮微生物叢,而研發健康又營養食物將是由內而外,而非由外而內。
$ K$ [( t6 S& V* M9 rtvb now,tvbnow,bttvb
- S2 r- w7 O [; t7 ^3 xwww3.tvboxnow.comhttp://tw.news.yahoo.com/瘦子腸內細菌-可能有助減肥-2210413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