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果糖不是好糖 攝取過量導致代謝障礙 脂肪肝以及高尿酸風險提升!

果糖不是好糖 攝取過量導致代謝障礙 脂肪肝以及高尿酸風險提升!" p  d: _8 C4 K( m; }8 k- m! d
這種糖少碰為妙 恐致脂肪肝炎、高尿酸
8 Q3 ?0 p) `/ b# [2 d公仔箱論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www3.tvboxnow.com0 ]: S9 p) g$ Q* }/ s
最近一項發表在肝臟學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的研究發現,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孩童,其攝取的果糖量也比較多,也較易有高尿酸血症,值得注意!
6 w4 U0 c+ m" U; ^tvb now,tvbnow,bttvb好心肝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吳妮民接受《好心肝》雜誌訪問指出,2017年5月的肝臟學期刊《Journal ofHepatology》刊登一篇義大利學者進行的研究,針對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之孩童及青少年,了解果糖的影響。www3.tvboxnow.com) O/ m7 E6 t2 M$ ~+ ^6 ]
該研究收集了271個肥胖且都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孩童,年齡在10歲到13歲之間,體重平均約在66∼68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則是26∼27之間。研究人員利用食物頻率問卷來調查他們的果糖攝取量(每日攝取多少克),而尿酸濃度(mg/dL)則是透過抽血檢驗。這些受試者全都接受了肝切片檢查,以排除其他肝臟疾病引起的肝炎。
/ U7 c8 c+ z3 e0 m4 Y9 b結果,全部患有脂肪肝的受試者中,37.6%已經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組者,47%具有高尿酸血症;對照組(無NASH組)只有29.7%有高尿酸血症。在果糖攝取量上,NASH組一天攝取70.4克左右,對照組則是52.6克,NASH組有明顯較多的果糖攝取量。公仔箱論壇' t! @0 F6 J1 X- |
此篇研究數據亦證實,高尿酸血症的人有較多的果糖攝取量,亦即果糖攝取量與高尿酸血症有獨立正相關性。總結來看,血中尿酸濃度及果糖攝取量,皆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獨立相關。
' ?% }" |# L  W+ r# V! T: Xwww3.tvboxnow.com果糖為什麼容易導致高尿酸及脂肪肝炎?人體攝取果糖後,經果糖激酶代謝,會形成三酸甘油酯,並增加胰島素的阻抗性,除了容易肥胖外,大量的果糖在肝臟中代謝,易造成肝臟內脂質合成。另一方面,果糖代謝過程中也會消耗三磷酸腺苷(ATP),使尿酸濃度上升,也會造成肝臟細胞發炎。
; p' N4 K  w- n% C0 B' P& Y, i公仔箱論壇果糖是一種單醣,與葡萄糖皆為醣類中最小的分子,可為人體直接吸收,為人體新陳代謝的主要燃料。和葡萄糖的代謝相比,果糖代謝較不易受到調控,也比較容易在肝臟內形成脂肪。另外,果糖代謝後的下游反應,會刺激腦部造成食慾上升,葡萄糖則較無此問題。哪些飲食可能有果糖?包括水果、果汁、蜂蜜、含「高果糖玉米糖漿」的飲食(如手搖杯飲料)、蔗糖(內含葡萄糖及果糖分子)、調味料如番茄醬等都可能有,可以注意產品的營養成分表。; \2 W5 F: h4 Z. @) p
既然果糖不利健康,目前對於果糖攝取有沒有規範或建議值?曾有研究指出,一天若攝取超過50克的果糖,餐後三酸甘油酯的濃度即會上升。但因果糖在很多食物中都有,包括天然的水果,所以很難單獨訂出果糖的建議食用量,但目前可參考醣類的攝取建議來控制。
4 O# T$ c8 H2 N9 G( y% J& C" Ttvb now,tvbnow,bttvb鄭醫師補充:
: {7 d: }1 v5 y5 o9 F# \0 gtvb now,tvbnow,bttvb看起來,果糖攝取過多,比葡萄糖為害健康更嚴重。建議大家多留意日常生活飲食來源,是否有果糖攝取過多的狀況,如果有,務必加以控制。公仔箱論壇$ |4 K/ [* C! e7 o  A
參考文獻:
. U4 P$ z% K, ^% ~公仔箱論壇http://www.journal-of-hepatology.eu/article/S0168-8278(17)30002-8/abstract
' b+ N5 I$ b' E) }" q; xSerum uric acid concentrations and fructose consumption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NASH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7 J8 J2 [9 L, z9 p/ D
Mosca, Antonella et al.公仔箱論壇" H# _8 t6 ?7 z6 C6 j
Journal of Hepatology , Volume 66 , Issue 5 , 1031 - 1036tvb now,tvbnow,bttvb* B. W7 G! I( a$ M  h3 K" w( V
) w& A& S5 J' t4 Q
文章來源:鄭醫師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